两日阴晴较不常,嫩寒轻暖杂花香。
今晨天色休休问,卧看红光点屋梁。
两日阴晴较不常,嫩寒轻暖杂花香。
今晨天色休休问,卧看红光点屋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两日阴晴较不常,嫩寒轻暖杂花香。" 这两句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天气多变,以及温度和花香交织在一起的生机盎然。这里的“两日”指的是短时间内的变化,“阴晴较不常”表现了春季气候的不稳定性,而“嫩寒轻暖”则是对这一时期温度波动的写照。“杂花香”则是对初春花开多样的生动描绘,通过这几笔,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春日景象。
"今晨天色休休问,卧看红光点屋梁。" 这两句则转向室内,展现了诗人的悠闲和享受。在“休休”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之细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安逸自在的情绪。“卧看红光点屋梁”更是表现了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到屋梁上的情景,不仅映照出室内的温馨,也反衬出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界及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简单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记丹霄亲闻天语,长聊词赋能擅。
右银台路承恩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
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
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
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
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
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
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
正德年间诸老,算比并前贤,后先招引。
宗法家规,衣冠礼让,伯仲儿孙相准。
耆旧黄山录,羡遗韵、风流未尽。
入画须眉,尽人摹作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