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
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
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挂金索》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画面。诗中以三更深夜为背景,阳气初升之际,子母朝向金色的宫殿(金阙)行礼,象征着天地间阴阳交替的神圣时刻。接着,海底的灵龟吸收了太阳神鸟(金乌)的血液,寓意着宇宙能量的转换和生命的滋养。
"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这里的“一气”可能指天地间的元气或生命力,"三关"则可能是人体或某种神秘通道的三个关键点,意味着这种力量贯穿全身,达到通透的状态。最后,万道霞光照亮了西江月,象征着光明的到来和智慧的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神秘的自然景象,富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求。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何日清尘。玉尘生风,貂裘明雪,幕府英雄今几人。行须早,料刚肠肯殢,泪眼离颦。
平生秀句清尊。到帐动风开自有神。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贾傅才高,岳家军在,好勒燕然石上文。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
此夕酹江月,犹记濯缨秋。
濯缨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
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芙蓉阙,鸳鸯阁,凤凰楼。
夜深白露纷下,谁见湿萤流。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鱼无酒,不了一生浮。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