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谁名饮,韬精在竹林。
君从中圣外,定得古人心。
酒是离支好,杯惟鹦鹉深。
炎洲须久客,醉作越人吟。
今代谁名饮,韬精在竹林。
君从中圣外,定得古人心。
酒是离支好,杯惟鹦鹉深。
炎洲须久客,醉作越人吟。
这首诗《赠钱郎饮酒(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饮酒之人的赞美与敬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饮酒的乐趣与深意。
首句“今代谁名饮,韬精在竹林”开篇即点出饮酒之人不凡,隐居于竹林之中,以酒为韬略,暗含着高雅脱俗之意。接着“君从中圣外,定得古人心”,进一步赞扬饮酒之人不仅在当代享有盛名,更是在精神上达到了与古代圣贤相契合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同与敬佩。
“酒是离支好,杯惟鹦鹉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酒比作离支(荔枝),强调酒的美味;同时,以鹦鹉杯形容酒杯之深,既表现了饮酒的雅致,也暗示了饮酒者对酒的珍爱与享受。这里不仅描绘了饮酒的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炎洲须久客,醉作越人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之人能够长期沉浸于美酒佳境中的期待,同时也借“越人吟”这一典故,暗示了饮酒之人可能在醉酒后能创作出超越常人的诗歌作品,展现出饮酒带来的灵感与创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之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饮酒的乐趣与艺术性,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与深厚文化内涵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
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
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
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松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
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摇空阶。
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
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