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尚明学士挽诗·其二》
《郑尚明学士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

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

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

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

(0)
翻译
四十岁时名声已大,归来时满头白发侵袭。
官职微小如驹在山谷,儿子却像鹤在阴凉处鸣叫。
只剩下《潜夫论》留存,如今连子敬的琴也已不在。
送葬的车辆不知有多少,松林壑谷间回荡着哀伤的乐音。
注释
四十:四十岁。
才名:名声。
白发:白发。
侵:侵袭。
一官:一个微小的官职。
驹:小马。
谷:山谷。
鹤鸣:鹤的鸣叫声。
阴:阴凉处。
剩著:剩下。
潜夫论:古代一部著作,指《潜夫论》。
亡:失去。
子敬琴:子敬,人名,这里指王子敬的琴。
送车:送葬的车辆。
几两:数量,形容车辆之少。
松壑:松林山谷。
哀音:哀悼的音乐。
鉴赏

此段乃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取自《郑尚明学士挽诗》之二。诗中透露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句“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表达的是郑尚明在世时声望显赫,但归隐之时却已是两鬓斑白,这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更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接着,“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景,其中“一官”指的是郑尚明归隐后的平静生活,“驹在谷”形象地展现了他归隐山谷的境况,而“有子鹤鸣阴”则增加了一丝生动之感,通过孩子和鸟儿的声音,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中,“剩著潜夫论”可能是指郑尚明生前留下的学术成就或对后世的影响,而“今亡子敬琴”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子”字,或许包含了对逝者身份地位的尊称,也可能暗示着逝者在生前与音乐(即“琴”)有所渊源。

最后两句,“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则是写诗人在为郑尚明送行时的心境。这里的“送车”表达了告别之情,而“几两”则可能指的是简单的礼物或是对逝者的最后敬意;“松壑助哀音”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自然景观在此刻也似乎与诗人一同哀悼,松林的风声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增添了一份哀伤之声。

整体而言,此段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于生命无常与荣耀过后的寂寞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句·其九十三

地遥群马小,天阔一雕平。

(0)

郊行

野田分路入谁家,绿树鸣莺坎闹蛙。

过午歇凉人睡足,村村水满稻吹花。

(0)

又题

李耳西游丘泣麟,战国十二终一秦。

祖龙坑儒儒不死,溺冠复生赤龙子。

有孙作帝痴求仙,茂陵松柏荒苍烟。

瞿昙说法忉利天,下视尘世磨蚁旋。

丈六身坐黄金莲,孔老仰望不及肩。

魏晋隋唐如过鸟,云外高人眠未晓。

坡乘刚风为奎星,白舒逸气追长鲸,渊明醉鼾犹雷声。

(0)

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

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

(0)

偈颂六首·其四

维摩默然,普贤广说。历代圣贤,互呈丑拙。

君不见落花三月子规啼,一声声是一滴血。

(0)

颂古八首·其五

狗子无佛性,劝君不用举。

欲透万重关,须是千钧弩。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