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
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
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
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
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
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
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
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
此段乃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取自《郑尚明学士挽诗》之二。诗中透露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句“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表达的是郑尚明在世时声望显赫,但归隐之时却已是两鬓斑白,这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更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接着,“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景,其中“一官”指的是郑尚明归隐后的平静生活,“驹在谷”形象地展现了他归隐山谷的境况,而“有子鹤鸣阴”则增加了一丝生动之感,通过孩子和鸟儿的声音,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中,“剩著潜夫论”可能是指郑尚明生前留下的学术成就或对后世的影响,而“今亡子敬琴”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子”字,或许包含了对逝者身份地位的尊称,也可能暗示着逝者在生前与音乐(即“琴”)有所渊源。
最后两句,“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则是写诗人在为郑尚明送行时的心境。这里的“送车”表达了告别之情,而“几两”则可能指的是简单的礼物或是对逝者的最后敬意;“松壑助哀音”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自然景观在此刻也似乎与诗人一同哀悼,松林的风声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增添了一份哀伤之声。
整体而言,此段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于生命无常与荣耀过后的寂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