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帔星冠敞翠屏,白腮红颊两眉青。
鱼鳞小殿波纹滑,龙尾长旗雨气腥。
巫女沉牛歌宛转,彭郎回马拜娉婷。
兰舟愿祝东风便,一夜夷犹过洞庭。
月帔星冠敞翠屏,白腮红颊两眉青。
鱼鳞小殿波纹滑,龙尾长旗雨气腥。
巫女沉牛歌宛转,彭郎回马拜娉婷。
兰舟愿祝东风便,一夜夷犹过洞庭。
这首明代诗人杨基的《谒小姑庙》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月帔星冠敞翠屏”,以月光披肩和星光冠冕的形象,暗示了小姑庙的神圣与神秘氛围,翠屏则增添了色彩和静谧感。接下来的“白腮红颊两眉青”描绘了小姑的美貌,如同仙女下凡。
“鱼鳞小殿波纹滑”运用比喻,将小姑庙的殿宇比作鱼鳞,形象地展现了其精致和动态之美,仿佛海浪般的波纹在眼前滑动。而“龙尾长旗雨气腥”则通过龙尾旗和雨中气息,营造出一种神秘且略带湿润的环境,可能象征着庙宇的庄严与自然的交融。
“巫女沉牛歌宛转”描绘了巫女献祭的场景,歌声悠扬婉转,增添了神秘的祭祀仪式气氛。最后一句“彭郎回马拜娉婷”中的彭郎,可能是对小姑的尊称或爱称,他回马致敬,表达了虔诚和敬仰之情。结尾“兰舟愿祝东风便,一夜夷犹过洞庭”则表达了诗人对小姑的祈愿,希望顺风满帆,能在一夜之间完成横渡洞庭湖的心愿,寓意着愿望的纯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小姑庙的神秘与神圣,以及诗人对神灵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霜作青枫色。响栏干、飞来一片,美人初拾。
拭净烟痕凉雨晕,把作红笺轻擘。
有半缕、秋怀脉脉。
不是婵娟写宫怨,是新娘、学和催妆什。
豪欲点、颊微赤。云根一朵三生石。
小花神嫁他红叶,此缘真得。
不用镜台低语谑,郎貌未过三十。
愿添写、红衫人立,再拾阶前红一片,叠双声、补入和鸣集。
郎更有、描眉笔。
十年前影,是碧梧、翠竹鸾停鹄峙。
岁月迁移,人事改、今有鬑鬑须矣。
彩服随兄,寿觞娱母,重启尚书郎。
赐书千卷,孝廉之乐何似。
记得同住仙源,杏坛春永,爱看趋庭鲤。
文石幽篁,身左右、遂写冰颜于此。
忠孝承家,文章报国,磊落佳公子。
不宜宴坐,鹤书将诏君起。
春明梦醒,便洒然、归去非同秦赘。
一幅轻帆,数声桨、预遣风姨回避。
场上鱼龙,盘中窭薮,变灭聊相戏。
生于忧患,古今大抵如是。
且去视膳堂边,凝妆楼侧,小拓灯龛地。
书捧双筇,宵伏案、强似吹箫吴市。
称体斑斓,等身图藉,佳日花前醉。
古人寂寞,也应梦我千里。
游子归来,洗靴袜、征衫才卸。
浣不尽,燕云塞雪,酒痕狼藉。
蔡顺倍添慈母惜,杜羔幸免山妻骂。
看娇儿、绕膝更思亲,何年赦。
旧棨戟,青山亚,新绰楔,朝晖挂。
尽经年,行田上冢,治家粗罢。
毛义自应求仕宦,向平且漫谋婚嫁。
捧安车、奉母渡桑乾,当重画。
红孕庭柯,青含堤柳,北堂残雪都消。
细数番风,商量春色,二分刚到花朝。
雅人深致,趁佳日,良朋更邀。
朅来旧侣,中仙词笔,太白吟豪。
虚窗静俯平皋,绕郭溪山,苍翠堪招。
晴光冉冉,野田生菜初挑。
古槐垂阴,又春色,新添嫩条。
斜阳归去,更把清尊,香醉黄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