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李大卿三首·其一》
《上李大卿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临济三玄劈不开,近来金锁转生苔。

喜公袖手通关棙,同在灵山见佛来。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邃理解与独特感悟。

“临济三玄劈不开”,开篇即以临济宗的三大奥义——“无相”、“无住”、“无念”为喻,暗示佛法的精妙与难以言传,仿佛是无法触及的玄奥之境,隐含了对佛法深邃难解的感慨。

“近来金锁转生苔”,以“金锁”象征佛法的教义或修行的法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法门如同被岁月覆盖的锁链,长满了青苔,既象征着佛法的古老与恒久,也暗含了对佛法在现代社会中可能被遗忘或忽视的忧虑。

“喜公袖手通关棙”,“公”指李大卿,诗人以“袖手”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李大卿在面对佛法难题时的态度——不急于求解,而是以一种从容不迫、豁达超然的心态去体悟。这里的“通关棙”则象征着佛法的智慧之门,诗人欣喜于李大卿能够以这样的心态去探索佛法的奥秘。

“同在灵山见佛来”,最后两句将情境提升至更高的境界,仿佛两人一同站在灵山之上,见证了佛陀的降临。这不仅是一种对佛法至高境界的向往,也是对李大卿能够与自己一同深入佛法、共同领悟真理的赞美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艺术表达,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李大卿的深厚情谊与共同追求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陆太守瞿塘日暮图

白帝城头乌欲栖,瞿塘峡里暝猿啼。

山通剑门峨眉远,水落荆门郢树低。

公孙旧业知何处,十二危滩虎须怒。

雁飞愁度百劳关,行人畏到三巴路。

绝壁连峰马道赊,石林残照几人家。

垂萝夹岸迷天影,午夜沧波逗月华。

巫阳缥缈望中开,行雨行云尚有台。

山花不省襄王梦,野鸟何知宋玉怀。

岷江一道向西来,蜀客帆樯逦迤回。

洪涛有时不可下,滟滪当头大如马。

纷纷世路羊肠曲,岂独瞿塘骇心目。

尽知险处重周防,谁肯安流虑倾覆。

使君高谊轻常调,吏散披图但长笑。

明朝身到五云端,下见瞿塘一杯小。

(0)

书高谩士为陈容斋作山水图

落景逗秋思,深潭澄夕氛。

金梯拂萝月,苔泉镜中闻。

但觉灵境幽,都无浮世纷。

白鹿知閒游,呦呦清溪濆。

焚香鬼谷暝,辍棹花源分。

莹神写冰弦,石床梦氤氲。

而我烟霞侣,今随鸾鹤群。

唯馀瑶华音,山水同清氛。

华顶何寥寥,我行多白云。

长歌采三秀,不堪持寄君。

(0)

书溪山林薮图

花溪过残雨,隐处青苔纹。

松栝逗天影,萧萧鸾鹤群。

以言丘中赏,遗身寄孤云。

金梯与神遇,华顶青氤氲。

(0)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口含金鹅蕊,身寄桃花源。

结宇閟青阳,寒林变氛氲。

逍遥太和际,发生灵台根。

结想梦岐伯,飞声继轩辕。

希君黄芽秘,永矣驻精魂。

(0)

与同志汎舟得净字

登舻发清啸,落日镜湖净。

微月波上澄,归云鸟边迥。

水木生夏凉,孤崖破阴暝。

矧兹簪佩同,复此沧洲兴。

中夜棹歌还,遥峰响烟磬。

(0)

旧业

谷口留茅屋,溪南废药园。

风高愁欲破,地湿想宜翻。

寂寞三间足,甘辛数品存。

素怀安旧业,清苦训诸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