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头乌欲栖,瞿塘峡里暝猿啼。
山通剑门峨眉远,水落荆门郢树低。
公孙旧业知何处,十二危滩虎须怒。
雁飞愁度百劳关,行人畏到三巴路。
绝壁连峰马道赊,石林残照几人家。
垂萝夹岸迷天影,午夜沧波逗月华。
巫阳缥缈望中开,行雨行云尚有台。
山花不省襄王梦,野鸟何知宋玉怀。
岷江一道向西来,蜀客帆樯逦迤回。
洪涛有时不可下,滟滪当头大如马。
纷纷世路羊肠曲,岂独瞿塘骇心目。
尽知险处重周防,谁肯安流虑倾覆。
使君高谊轻常调,吏散披图但长笑。
明朝身到五云端,下见瞿塘一杯小。
白帝城头乌欲栖,瞿塘峡里暝猿啼。
山通剑门峨眉远,水落荆门郢树低。
公孙旧业知何处,十二危滩虎须怒。
雁飞愁度百劳关,行人畏到三巴路。
绝壁连峰马道赊,石林残照几人家。
垂萝夹岸迷天影,午夜沧波逗月华。
巫阳缥缈望中开,行雨行云尚有台。
山花不省襄王梦,野鸟何知宋玉怀。
岷江一道向西来,蜀客帆樯逦迤回。
洪涛有时不可下,滟滪当头大如马。
纷纷世路羊肠曲,岂独瞿塘骇心目。
尽知险处重周防,谁肯安流虑倾覆。
使君高谊轻常调,吏散披图但长笑。
明朝身到五云端,下见瞿塘一杯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陆太守瞿塘日暮图》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白帝城头乌鸦归巢、瞿塘峡内猿猴哀鸣的景象,山势险峻,连接着剑门和峨眉,江水低落,荆门郢树映衬。诗人借景抒怀,提及公孙旧业的消失和十二危滩的凶险,以及雁过百劳关的忧虑和三巴路的畏惧。画面中的峭壁、石林、残照和月华,营造出神秘而苍茫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巫山的云雾、襄王梦境和宋玉的情感,感叹自然之美与人事沧桑。江水自岷江而来,沿途险滩如马,世路艰难,瞿塘峡更是令人胆寒。然而,诗人赞赏陆太守的高尚情操,他不拘常规,轻松面对艰险,以旷达的态度看待瞿塘的壮丽与险恶。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身处云端,俯瞰瞿塘峡,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陆太守超然处世态度的敬佩。整首诗通过描绘瞿塘峡的景色,寓言人生的起伏与世事的变幻,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