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吟李白句,知有敬亭山。
敬亭迢迢不易至,秀句入口,神爽飒飒,如在白石青溪间。
丹书入鱼腹,至语向谁剖。
沈滞六籍中,千秋屡回首。
叔也执经老且贫,末路得官仍苦辛。
今年载橐陵阳去,衿佩满门多美人。
闻之夜深不成寐,便作鼓舵彭湖计。
此方美人曾见招,黄鹤不来岁复岁。
斋署去山还几里,万壑千岩列屏几。
纵对先生苜蓿盘,犹胜奔走红尘里。
红尘滓人不可闻,譬彼仙者憎膻荤。
六经唇吻竟何事,弦歌俎豆徒空文。
我知叔也坚且白,可当敬亭之一石。
自有美人敛衽看,不惜春风苔藓碧。
尝吟李白句,知有敬亭山。
敬亭迢迢不易至,秀句入口,神爽飒飒,如在白石青溪间。
丹书入鱼腹,至语向谁剖。
沈滞六籍中,千秋屡回首。
叔也执经老且贫,末路得官仍苦辛。
今年载橐陵阳去,衿佩满门多美人。
闻之夜深不成寐,便作鼓舵彭湖计。
此方美人曾见招,黄鹤不来岁复岁。
斋署去山还几里,万壑千岩列屏几。
纵对先生苜蓿盘,犹胜奔走红尘里。
红尘滓人不可闻,譬彼仙者憎膻荤。
六经唇吻竟何事,弦歌俎豆徒空文。
我知叔也坚且白,可当敬亭之一石。
自有美人敛衽看,不惜春风苔藓碧。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名为《毅庵叔训导宣城寄赠》。诗中以李白的诗句开篇,引出对敬亭山的向往与赞美,随后通过“丹书入鱼腹”、“至语向谁剖”的比喻,表达了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和探索。接着,诗人描绘了叔氏(毅庵叔)的生活境遇,既有对学问的执着,又有生活的艰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叔氏坚韧品质的赞赏,并预想叔氏在宣城受到美人的欢迎,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融入了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村庄绝遥想,结志惟读书。
穷年枉寻觅,大道浑塞如。
茅茨日就剪,坦坦成通衢。
天真宛然在,直以人事疏。
静观恍自行,俗径翻萦纡。
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
慨兹世缘浅,酷爱山林居。
桑麻话俦昔,临水观游鱼。
班荆信散坐,行次奚重拘。
所忻百代下,墨守还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