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0)
注释
钦駓:神怪名。
窫窳:神怪名。
长枯固已剧,鵕(jùn)鹗(è)岂足恃!
翻译
贰负之臣逞凶暴,钦駓违背帝旨意。
窫窳虽死尚能变,祖江死去永消失。
上天可鉴明审察,作恶之举不可为。
臣危被罚甚痛苦,鵕鹗之变不足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名为《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对权势和恶行不满以及对正义的渴望之作。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强大而凶猛的怪兽“巨猾”横行霸道,它的暴行是如此嚣张,以至于触犯了天子的命令。这两句通过神话中的生物来隐喻现实中那些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统治者或权贵。

接着,“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窫窳”是一种传说中的能变化的怪物,祖江则是古代传说的英雄。这里通过对比,祖江虽然英勇,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而那些能够变化多端、手段高超的强者却能生存下来。这两句暗示了现实中的不公和无常。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信仰,认为上天是明察的,对于那些作恶多端之人,最终是不可能继续其恶行的。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公平和正义的向往。

“长枯固已剧,鵔鸃岂足恃?”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中一些看似强大但实际脆弱之物的质疑。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表面上看似坚不可摧,但实际内空外壮的东西不值得依赖和信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和故事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向往,以及对那些作恶者最终会受到天谴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其十二挂雪

一庭冰柱初融湿,满阵飞沙又压檐。

夺得琼花消息早,扬州十里上珠帘。

(0)

和范石湖咏双莲三首·其二

天泉池上舞晴晖,一别人家未肯归。

千载却随湘女泣,风前时学凤凰飞。

(0)

冰解图

游鱼岂解知人意,孝子精诚一念深。

乐事世间如此少,我怀风木只伤心。

(0)

题梅四首·其四

竹外一枝,啸傲东风。许多真趣,在有无中。

(0)

再用前韵·其一

逾年政化一无成,敢道民和狱讼清。

不以旁人评得失,个中一点自知明。

(0)

屋头梅开一蕊

寂寞茆斋下,孤梅一蕊开。

无人知此意,日暮绕苍苔。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