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又充满崇敬之情的场景,通过对“万国以贞光上嗣”和“三善茂德表重轮”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某一伟大人物或精神理念的推崇与尊仰。这里的“贞光”指的是正直无私的光辉,而“上嗣”则是继承或发扬光大的意思;“三善”可能是指古人所倡导的三种美德,如仁、义、礼等,表现在重轮之中,象征着这些美德被尊崇并传颂。
接下来的两句,“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通过观看某个神圣场所或仪式来寻求教化和精神启迪的情景。“视膳寝门”可能指的是对祖先或圣人的寝宫进行瞻礼,以此来表达敬意;“尊要道”意味着尊崇并遵循那些被认为是正确之路的道德准则。"高辟崇贤引正人"则显示出一种通过推崇和尊重贤者来引导人们向善的理念。
整首诗语言庄严,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礼仪、德行与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明公枉珍遗,开缄霜雪色。
自非玉女春,必假天孙织。
剡藤失浮薄,海苔无光泽。
元是秘府藏,亲向御手得。
秋风柿叶馆,笔研久荒寂。
飞来一朵云,列弟厌金碧。
如何上所赐,波及沧浪客。
焚香再封裹,还坐翻太息。
盗发唐昭陵,无复晋墨迹。
顾兹抱贞素,恬阅世代易。
尚怜先代时,龙翰溢邦国。
蚕缲尽输征,鹑结曾不惕。
吾元本恭俭,世祖膺圣德。
羊鞟代白麻,遂尔混区域。
侈用几何年,离乱亦以极。
明星烂河岳,鸡叫扶桑白。
当写大宝箴,直上玉阶侧。
讵敢轻点涴,令人却湔涤。
一春苦昏垫,今晨收宿霏。
因忆谢公语,出游娱清辉。
溪流深可厉,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时禽递鸣悲。
佛庐已高据,鸟道方仰窥。
危峰枕楼阁,细竹拥阶基。
窈窕趋南征,徘徊款东扉。
倚阑眺悬瀑,企槛引松枝。
地僻虑自澹,身閒意无违。
此理谁识察,悟心惟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