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六》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六》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古风

吾山一何高,清凉屹相望。

龙头出白塔,佛屋压青嶂。

云光见秋半,旭日发豪相。

峨峨宝楼阁,金界俨龙象。

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

金花香绵芊,梦想云雨上。

福田行欲近,重为诗酒障。

终当陟层巅,放眼天宇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读书山上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的高峻与清凉,以及山中建筑的庄严与宏伟。诗人以“吾山一何高”开篇,直接点出了山的雄伟气势,随后通过“清凉屹相望”进一步强调了山的静谧与凉爽。

接着,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龙头出白塔”,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白塔的高耸,仿佛是山的龙头;“佛屋压青嶂”,则表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仿佛压在青色山峰之上。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融入了宗教文化的元素,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云光见秋半,旭日发豪相”两句,将视线从山景转向天空,描绘了秋天的云彩与早晨的阳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下来,“峨峨宝楼阁,金界俨龙象”则转入对山中建筑的描写,通过“峨峨”、“金界”等词语,突出了建筑的庄严与辉煌,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金花香绵芊,梦想云雨上。福田行欲近,重为诗酒障。”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长期远离家乡,渴望回到山中,与自然和文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通过诗歌和美酒来寄托情感的愿望,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师郑邮示诗史乙集刊成自题二首次原韵·其一

满目关河故国秋,谷音凄厉远征搜。

凋零吴会英才集,寂寞长安月旦州。

扰扰南施兼北宋,纷纷怨李与恩牛。

并时人物颓唐甚,展卷灯前起百忧。

(0)

凄凉犯

玉箫旧约。人何在、芙蓉落尽秋雪。

锦鸾罢舞,钿车又去,佩遗珊玦。兰皋望绝。

更湘水、湘云万叠。记当时、高梧院落,苍藓印鸳屧。

休问香溪路,古柳残鸦,野塘寒叶。

素波未远,怎相携、五湖歌楫。

夜火沙河,怕归渡、流澌暗结。

漫句留,独枕梦醒雁叫月。

(0)

罗敷媚.戏题陈迦陵填词图拓本三首·其二

封侯骨相何须问,酒绿镫红。儿女英雄。

气尽歌筵一笑中。过江人物今安在,罨画溪东。

曾住元龙。可有新词唱懊侬。

(0)

长亭怨

甚梁燕、先辞秋社。别院寻巢,撇人帘下。

浪阔江空,梦回孤枕,定应怕。

欲迟征棹,偏鹭堠、更番迓。

便不挂蒲帆,也有日、离尊同把。亲舍。

念新词豆蔻,从此翠笺慵写。

吹箫夜月,早冷落、旧时荷榭。

料此去、大好香溪,且莫为、湖山牵惹。

况门外垂杨,啼得红鹃声哑。

(0)

浪淘沙

凉月二分残。圆缺谁看。繁镫渐远渐阑珊。

独有凤箫声不断,还在前山。夜久莫凭栏。

风露漫漫。满身香雾縠衣单。料得锦帷眠惯早。

可耐轻寒。

(0)

苏幕遮旧藏顾西梅长亭送别画扇,效红友体

玉骢嘶,油壁待。情似连环,情似连环解。

握手临歧分手快。絮语丁宁,絮语丁宁再。

掩离觞,拈宝带。欲决归期,欲决归期改。

梦里寻君何处在。楼外青山,楼外青山外。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