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香异,千株国色倾。
应怜花似脸,半醉倚华清。
一种天香异,千株国色倾。
应怜花似脸,半醉倚华清。
这首诗《题牡丹》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一种天香异”,开篇即以“天香”形容牡丹的香气独特,非同凡响,引人入胜。这里的“异”字,不仅指香气的与众不同,也暗示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千株国色倾”,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与珍贵。将牡丹比作“国色”,意味着其美艳程度堪比国家的颜面,而“倾”字则生动地描绘出牡丹之美足以让旁观者为之倾倒的情景。
“应怜花似脸,半醉倚华清”,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牡丹比作美人,仿佛她正半醉半醒之间,依偎在华清宫的美景之中。这里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一种生动、活泼的生命力,仿佛它不仅仅是静止的花朵,而是有着情感和故事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高雅与华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牡丹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红锦旧同心。西池上、曾与系青禽。
记山水写情,秋桐促轸,鸳鸯萦恨,春绣停针。
常叹好风妨画扇,明月坠瑶簪。
短梦易残,一声长笛,新愁无限,何处孤砧。
香奁依然在,但鸾镜、孤影渺渺难寻。
雨后胭脂,应想粉蚀尘侵。
怅去帆渐杳,鱼鳞浪浅,远笺难寄,鸿尾云深。
回首高楼,不堪烟雨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