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海上有仙山。道是蓬山。难到蓬山。
未如小圃一拳山。水也环山。树也环山。
君来访我到家山。携手登山。节届登山。
西风吹落小方山。便是龙山。何必龙山。
传闻海上有仙山。道是蓬山。难到蓬山。
未如小圃一拳山。水也环山。树也环山。
君来访我到家山。携手登山。节届登山。
西风吹落小方山。便是龙山。何必龙山。
这首明代俞彦的《一剪梅·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是一首酬答友人来访的小令,以海上仙山和自家小园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首句“传闻海上有仙山”,借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起兴,暗示友人的来访如同神仙降临,增加了访客的尊贵感。接着,“难到蓬山”又暗示了小园虽小,却能让人感受到如同仙境般的乐趣。
“未如小圃一拳山”形象地描绘出小园景致的紧凑而精致,与蓬山的遥不可及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眼前平凡而美好的生活的满足。“水也环山,树也环山”进一步渲染了小园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君来访我到家山”直接点题,欢迎友人如同回到自己的故乡,流露出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携手登山”、“节届登山”则描绘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登高赏景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惬意。
结尾两句“西风吹落小方山。便是龙山,何必龙山”,以小园的景色媲美龙山(传说中的名山),表达了对小园景色的高度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友情超越名利的真挚情感。整体上,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心态和对友情的珍视。
圣世承平日已久,韬甲休戈但坐守。
未闻天子猎长杨,不见将军屯细柳。
一朝羽檄西北驰,惨淡秦州战角悲。
白骨如山被原野,赤燧中宵动鼓鼙。
此时大将方推毂,万里何辞挽刍粟。
决策应过汉子房,壮猷岂但周方叔。
骄虏旋闻悔祸殃,小丑何堪距大邦。
威仪复见汉官旧,转战无须六郡良。
豺狼族类心难测,周秦以来无上策。
浪说佳兵事不祥,敢谓和戎利已得。
乘胜还须缚左贤,铭功有待勒燕然。
北伐似闻歌六月,东征何必待三年。
直使王庭空绝漠,尽致降夷称属国。
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
端居澹物虑,守拙薄浮名。
托交俱翰墨,多擅五言城。
独寡中所谐,谁与竭生平。
体骨难自媚,非关无宦情。
因之谢束缚,言恋我同声。
闭影甘穷巷,扫迹违上京。
蓬如张仲蔚,壁类马长卿。
与君乍相识,彩笔太纵横。
雄篇富磊落,珠玉自分明。
千秋谅已足,安用劳此生。
为君呼斗酒,长宵坐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