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楼何巍哉,突兀峙孤屿。
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
空濛凫稍飞,萧瑟潮愈怒。
却眺大江流,鲸波一何巨。
蛟龙盘躨跜,日月相吞吐。
忆昔文丞相,英风照岩户。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
一声白雁来,四镇议终阻。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
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
五坡一丧师,崖山摧风雨。
柴市致命日,且传临终语。
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
梵呗流空山,花药覆平圃。
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
飞楼何巍哉,突兀峙孤屿。
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
空濛凫稍飞,萧瑟潮愈怒。
却眺大江流,鲸波一何巨。
蛟龙盘躨跜,日月相吞吐。
忆昔文丞相,英风照岩户。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
一声白雁来,四镇议终阻。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
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
五坡一丧师,崖山摧风雨。
柴市致命日,且传临终语。
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
梵呗流空山,花药覆平圃。
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
这首清代诗人陈乙的《雨中登浩然楼》描绘了登楼远眺时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人物的怀想。诗的前四句写飞楼矗立,孤岛耸峙,视野开阔,细雨润泽洲渚,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空濛”、“萧瑟”等词描绘了水鸟飞翔和潮水涌动的动态画面,展现出自然之力。
中间部分诗人追忆南宋名臣文天祥的事迹,提及他英勇赴义、抵抗外敌的情节,以及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挫折与牺牲。诗人以浩然楼为背景,寓言文天祥如江中的砥柱,虽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文天祥的流离失所和壮志未酬,以及他的精神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坚韧。最后,诗人在风物变迁中表达对文天祥正气长存的敬仰,以及自己在经堂中沉思的静谧时刻。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赞美了自然景观,又寓含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小憩西禅床,谢绝半日暑。
白云怜倦客,清阴覆停午。
嫋嫋陂上风,沉沉竹间雨。
幽幽一室虚,昵昵群叶语。
冥搜得奇憩,熟寐透淳古。
九衢喧野马,万喙争腐鼠。
谁能大槐根,摆落半柯土。
浮生得今辰,幽期况兹宇。
延缘欲忘归,落日斋堂鼓。
永夜一灯青,相逢话苦心。
悠悠拾翠梦,嫋嫋采芝吟。
小雨黄花健,西风荷叶深。
何须笑摇落,春意在山林。
寥阳宫殿老夜叉,九头狞狞发髿髿。
朝暮拔本不满数,谪守凤山山下花。
忽生蚁虱若鱼子,秋风透顶栉复爬。
夫君岂鬻居士屩,履声汉代尚书家。
不嫌汝发污我趾,结鞋远胜萧与麻。
煌煌火轮照万野,恨不赤脚踏雪车。
世间褦襶独何事,黄尘没骻汗透靴。
老夫两鬓亦萧飒,谢去相帽便乌纱。
愿言得此称轻爽,宿诺今已期及瓜。
誓当布袜从此始,上下云门还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