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草离离,暮天雨过添清润。小舟移近。
怕得江头信。无奈风高,雁字难成阵。思排闷。
管弦难趁。怎解心头恨。
岸草离离,暮天雨过添清润。小舟移近。
怕得江头信。无奈风高,雁字难成阵。思排闷。
管弦难趁。怎解心头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的《点绛唇》,是一首描写行者思念之情,渲染了浓郁的离愁别绪。从“岸草离离”起笔,就以生动的景物描摹出行者的孤独与寂寞。"暮天雨过添清润"中,暮色已至而又逢雨后的湿润,更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小舟移近"则是行动的继续,但此刻的心情已不再平静。
紧接着“怕得江头信”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不安,担心消息难以传达。而接下来的“无奈风高,雁字难成阵”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困顿与无奈。"雁字"指的是天鹅飞行时排列成字母“一”或“人”字形,这里用来比喻信件不能如期送达。
诗中最后两句“思排闷,管弦难趁。怎解心头恨。”则是对内心郁积之情的直接抒发。“思排闷”表明思绪纷乱而难以排遣,而“管弦难趁”则通过古代乐器的比喻,形容心中的哀愁无法诉说。最终,“怎解心头恨”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哀怨。
这首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艺术构思,展现了宋代词坛上对于情感细腻表达的一种追求。通过景物、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交织,诗人巧妙地将离愁别绪与风光旖旎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一幅深邃而动人的情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