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未云骋,上头应有仙。
岸昏涵蜃气,水滑带龙涎。
日月光先到,云霞思独玄。
沧波满归路,忆别动经年。
高足未云骋,上头应有仙。
岸昏涵蜃气,水滑带龙涎。
日月光先到,云霞思独玄。
沧波满归路,忆别动经年。
这首诗描绘了赤崁城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高足未云骋,上头应有仙”以“高足”喻指赤崁城,暗示其雄伟高耸,仿佛能通往仙境。接着,“岸昏涵蜃气,水滑带龙涎”两句,通过“蜃气”和“龙涎”的描写,展现了海边特有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
“日月光先到,云霞思独玄”则进一步渲染了赤崁城所在之地的独特之处,日月之光照耀,云霞缭绕,赋予了这里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沧波满归路,忆别动经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即使离开多年,心中仍难以忘怀,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崁城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侧身上高冈,俯视寒水碧。
连峰截浮云,有洞呀石壁。
林疏澹晨光,却立屡回策。
仆夫指顾予,云兹龙所宅。
喧阗万壑趋,溟滓入地脉。
潜流逗前山,波翻洪涛拆。
含弘恣虚受,惨澹惧幽塞。
焉知泛滥虞,应识神明力。
临河结长思,知是禹遗迹。
融奇自乾坤,通气实山泽。
崖倾古木樛,路绝阴雾积。
苍茫问征途,旌旆照日色。
茅庐隔尘沙,微泉注阡陌。
远怜朱夏时,旱甚千里赤。
灵物岂无意,云雨竟莫测。
欲往不可得,临风一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