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西xìngqiūwénléi
táng / guànxiū

jūnshūcuīchùchùchénāi
shùyóutàiluánzǎowǎnhuí

xiàfāngjiǎnshíqiūgèngwénléi
dàocāngcāngcāngcāngyǎnshènkāi

注释
军书:军事命令或文件。
日日:每天。
催:催促。
尘埃:飞扬的尘土。
黎庶:百姓。
泰:安宁。
銮舆:皇帝的车驾。
夏租:夏季的田租。
减食:减少。
秋日:秋季。
闻雷:听到雷声。
苍苍:形容天空或上天。
意:心意。
甚开:非常开阔。
翻译
军中的文书天天催促,各地都扬起漫天尘埃。
百姓何时才能安宁,皇帝的车驾何时能返回来。
夏季的田租刚刚减少,秋季又传来雷声不断。
不要说上天的心意难以揣测,它其实有着宽广的视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表明战事频繁,军队调动不断,带来的是一路的尘土飞扬。"黎庶何由泰"则表现了民众生活在战争中的困顿和恐慌之中,而"銮舆早晚回"暗示着皇帝或将领的车驾不停地往返于战场。

接下来的"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进一步描绘出人民因战争而生活困苦,连基本的粮食都有所减少,秋天本应是丰收之季,却反倒听到了雷声,这雷声不仅预示着气候变化,也象征着战乱即将到来。

最后两句"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战争与动荡心境的深切感受和警觉。"苍苍意"指的是忧虑、愁苦的情绪,而"苍苍眼甚开"则是说尽管外界可能认为诗人无所谓,但实际上诗人的洞察力却异常敏锐,正如眼睛虽然平静,却能看得很清楚事物的真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的痛苦和诗人自己的忧虑心情。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触观物

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

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

心净星辰夜,情析草木春。

自怜斲丧者,能作太平人。

(0)

访姚辅周郎中月陂西园

相忆不可遏,西街来访时。

交横过沟水,隙曲绕蔬畦。

树偃低头避,筇高换手持。

朋游相得甚,何乐更如之。

(0)

观物吟四首·其二

莺蝉体既分,安用苦云云。

气盛有馀力,声销无异闻。

时来由自己,势去属他人。

莫作伤心事,伤心不益身。

(0)

自贻吟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

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

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0)

安乐窝中吟·其八

安乐窝中春暮时,闭门慵坐客来稀。

萧萧微雨竹间霁,嘒嘒翠禽花上飞。

好景尽将诗记录,欢情须用酒维持。

自馀身外无穷事,皆可掉头称不知。

(0)

人鬼吟

既不能事人,又焉能事鬼。

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