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亭冻卉未芳华,已享先春正焙芽。
活火急呼汤饼客,缄囊来自使君家。
破看鲜馥欺瑶草,煮验漂浮漾枣花。
不预头纲评四品,恍惊流落滞天涯。
林亭冻卉未芳华,已享先春正焙芽。
活火急呼汤饼客,缄囊来自使君家。
破看鲜馥欺瑶草,煮验漂浮漾枣花。
不预头纲评四品,恍惊流落滞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在冬日里,一位太守赠予作者珍贵的茶叶,以及作者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与品尝过程。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茶叶的品质与香气。
首句“林亭冻卉未芳华”,描绘了冬日林间亭阁周围,虽未见百花争艳,但已透露出生机与希望。接着,“已享先春正焙芽”则暗示了这茶叶是早春时节精心培育的,还未完全成熟,却已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活火急呼汤饼客,缄囊来自使君家”两句,描述了作者接到茶叶后,立即邀请好友共品,茶叶是从远方的太守家中寄来的,充满了尊贵与期待。
“破看鲜馥欺瑶草,煮验漂浮漾枣花”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强调了茶叶的鲜美与香气,甚至超越了瑶草(一种名贵的草本植物),在煮制过程中,茶叶的香气与汤色如同枣花般漂浮,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不预头纲评四品,恍惊流落滞天涯”表达了作者对这份意外之礼的惊喜与感慨,虽然未参与茶叶的等级评定,却仿佛经历了茶叶从产地到自己手中的流转过程,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茶叶的品质与香气,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分享,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