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阵乐;
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国殇招以巫阳词。
魂兮归来,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阵乐;
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国殇招以巫阳词。
这首诗《追悼阵亡将士联》由晚清将领李秀成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哀思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象,融合了自然与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魂兮归来”,开篇即以呼唤之语,寄托了对阵亡将士灵魂的深切怀念,希望他们能重返人间,享受安宁。接下来的“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阵乐”两句,将佛教中的“三藐三菩提”(即三宝)与战场上的音乐对比,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这里,“破阵乐”既指战场上的喧嚣,也暗喻了战争的终结与和平的到来,通过梵曲的宁静与破阵乐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国殇招以巫阳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秋天,本是收获与凋零并存的季节,诗人借以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一句“一花一世界”蕴含了佛教中“一叶知秋”的哲理,强调了个体生命虽小却意义非凡,每个生命都是宇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国殇招以巫阳词”引用了古代楚辞中的巫阳招魂之典故,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深切悼念,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够得到慰藉与安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还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沐雨抗尘几万里,劳生令我忆山家。
秋风小艇浮棋局,野色侵帘水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