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处夜闻雷。
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
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处夜闻雷。
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
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
这首《新雷》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夜晚的独特感受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首句“忽忽春光暗里催”,以“忽忽”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时光流逝之快,春光悄然间似乎在催促着什么,营造了一种时间紧迫、万物更迭的氛围。接着,“道心生处夜闻雷”一句,将自然界的雷声与内心的波动巧妙结合,夜晚的雷鸣仿佛是心灵深处某种力量的觉醒或挣扎,引人深思。
“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对情感的消解作用。十年的旧怨如同梦境般消散,而一夜之间的新愁也似乎被化解,暗示着时间的治愈力量和情感的流转无常。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灯光与雨声的场景,岁月的痕迹(“将老鬓”)与生活的琐碎(“未残杯”)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最后,“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诗人希望春风不要让林间的花朵过早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新雷》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其对人生、情感、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画栋危梁喜落成,主人高致著新名。
义存必葺规模远,贤要思齐慕尚清。
丹笔平反真养志,绿绨催趣看登瀛。
阳岩住处今君住,料得誇张遍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