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是等闲非,沈迷不自知。
黄粱一夜梦,白雪数人诗。
身后输杯酒,生前对局棋。
几多亡国恨,窗几静支颐。
闲是等闲非,沈迷不自知。
黄粱一夜梦,白雪数人诗。
身后输杯酒,生前对局棋。
几多亡国恨,窗几静支颐。
这首诗《读史》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深邃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闲是等闲非,沈迷不自知”,开篇即以一种超脱而又略带讽刺的口吻,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事物的态度。这里的“闲”与“非”并非指具体的事物,而是泛指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行为。诗人指出,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陷入某种状态或选择,却未能意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或后果,表现出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
颔联“黄粱一夜梦,白雪数人诗”,运用了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反思。黄粱一梦出自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白雪数人诗则可能暗指历史上那些因才华横溢而留名青史的文人墨客。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虽能留下千古佳作,但最终仍逃不过时间的消磨。
颈联“身后输杯酒,生前对局棋”,描绘了一幅历史人物在生前享受生活、死后却只能成为后人追忆的画面。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历史进程的一种隐喻。它提醒人们,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或平凡,最终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尾联“几多亡国恨,窗几静支颐”,将视角转向历史的悲剧,尤其是那些因统治者的失策或外敌入侵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事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思了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残酷。最后一句“窗几静支颐”形象地描绘了在沉思历史时的静谧场景,给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美感,也暗示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思考。
综上所述,《读史》不仅是一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之作,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权力以及人性的多重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牵舟西南上,所往非一程。
今日到湘东,日出潭水明。
推篷见青山,依依如送行。
时当长养节,好鸟声和鸣。
仰视天宇阔,俯临川上平。
薰风飒然至,洗我浮世情。
古人不可见,所见惟虚名。
毋为计宠辱,顿使此心惊。
白首非少年,还山学隐仙。
时寻羡门子,飞佩声珊然。
春来桃花岩,看云随处眠。
五城非迥绝,三岛遥勾连。
闲中攀碧萝,直上昆崙巅。
黄鹤东南来,叫破万里天。
松弦翠涛响,泉沫珠颗圆。
丹光射白日,芝草摇晴烟。
伴鹿坐花雨,呼龙耕玉田。
久怀冲举愿,永谢尘世缘。
寄言霜台客,可以同周旋。
桃花斑斑落红雨,玉缸春酒浓如乳。
吴姬白纻裁舞衣,一曲娇歌少年子。
江头日晚停商舶,众中金多为上客。
当垆一斗沽十千,引满红螺吸明月。
杯空月落江水寒,劝君且宿茱萸湾。
迟明大艑挂帆去,千里烟波伤玉颜。
去年腊月江南村,梅花如雪飞纷纷。
今年饱看京城雪,色比梅花更清绝。
繁弦急管是谁家,流苏帐暖倾流霞。
何如金马门中客,瓦鼎敲冰閒煮茶。
玉楼棱层银海动,自笑书生能忍冻。
漏声催就碧窗眠,一夜寒光照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