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

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0)
注释
金丹:道教修炼的长生不老药。
安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渺:遥远,渺茫。
黄门:汉代宫廷中给事内廷的官员,此处可能象征世俗之人。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者通过某种方法使身体死亡而灵魂不灭。
化去:指死亡或转化。
丹成:炼丹成功。
御气:驾驭和控制元气。
翻译
金丹无法炼成,安期仙人隐于云海之间。
谁说黄门之妻,至高无上的道其实近在眼前。
尸解之术并未流传,死后化去只留下遗憾。
即使丹药炼成又有何用,驾驭元气本无需外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山海经》的阅读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术修炼和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诗中“金丹不可成”一句,直接指出修炼金丹以求长生不死之道是无法实现的。这反映出苏轼对当时流行的道教修炼理论持有怀疑态度。

“安期渺云海”中的“安期”通常被认为是指东汉时期的方士安期,他擅长于方术,尤其是在五石散的制作上颇有研究。这里用他来比喻那些追求长生不死之道的人,他们就像在渺茫云海中寻找什么,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追求的无奈与渺小。

“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则是说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黄帝之妻或者某种特定的修炼方法能够带来至高无上的道术,但实际上真正的道,简单而易得,就在我们身边。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道家理念中“简约自然”的赞同。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一句,是指那些修炼有成的人最终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们所追求的长生之道在最后都化为乌有,只留下无尽的遗憾。这反映出苏轼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刻认识。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则表达了即便修炼成功,也没有实际的作用。这里的“御气”指的是通过修炼所得的仙气或元气,而“本无待”则意味着这些都不是真正需要的,是多余的。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于道教理论和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至日信州怀寄汪石潭宗伯·其二

天畔登台望北辰,三回巳隔御筵春。

冰霜暗惜年华老,棋局频看世事新。

安得梅花逢驿使,欲凭瑶草寄佳人。

白鸥片片风湍急,捩柁冲星下远津。

(0)

卢洲宴集值雨赠罗使君

名园邀客绿尊开,红旆行春五马来。

江迥波声喧几席,山寒雾色隐楼台。

庭中翠荫延修竹,林下幽芳折老梅。

为报青阳布新令,满城甘雨使车回。

(0)

晨观风洞登叠綵楼历拱辰亭亭为镇守傅中贵所创岩峦奇耸千里在目诸巡院有诗予辄次韵是日介行登赋不尽兴也·其二

苍茫寒雾起遥天,岁晏凭高思渺然。

夜发仙槎南斗外,春瞻御座綵云边。

湘源水色浮晴雪,桂岭花枝拂瘴烟。

莫怪题诗惜幽赏,子长奇兴在山川。

(0)

南台寺同常甫兄宿是夕闻钦之兄自攸县来会

香阁珠林倚半天,两人相对岳峰眠。

羌村秉烛翻疑梦,缑岭乘鸾似下仙。

云伴瘦筇过绝壁,风传清啸隔苍烟。

攸江亦有山阴兴,莫更虚回半夜船。

(0)

题李学士画

杏阁依青嶂,萝轩俯绿畴。

路迷仙子宅,花暗羽人丘。

水讶伊瀍阔,山疑鄠杜幽。

傍崖交杂树,悬石下飞流。

谷晓催禽哢,郊晴唤客游。

谁言居玉署,长此对沧洲。

(0)

元日用前韵

椒觞柏酒对春筵,楼雪宫云倚曙天。

后饮屠苏惊老大,骤看花蕊笑新妍。

青山近郭浮烟迥,碧树笼街淑景圆。

已见三阳开道泰,早闻连茹进才贤。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