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不可系,变化谁能谋。
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
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
龙德不可系,变化谁能谋。
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
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骅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龙这个古代象征权力和神秘力量的深刻描绘。
首句“龙德不可系”表达了对龙这种超凡脱俗之物的敬畏之情,它的德行无法用常理捉摸。紧接着,“变化谁能谋”则指出龙的变幻莫测,连智者也难以预料。
骅骝,即骏马,是古代象征速度和力量的动物。在诗中,“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描绘了它们在大地上的奔跑,显示出一种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动画面。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则形象地表达了龙的力量,它能够迅速穿越整个国家,如同狂风一般。"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显示出龙曾经到过的地方,即便是山川也只能勉强包围。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描写了龙在云雾之中自由翱翔,没有任何束缚,它与天地一体。"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则指出龙停留的地方是连山石皆可拔起的神奇境界,是仙人圣者们愿意驻足的地方。
最后,“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非凡的存在时,内心的自卑与敬畏之情。即便有志于追随,却发现自己无法做到,只能通过观赏龙的英姿来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神韵。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和生命力量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能力局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