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不穷三际,横不亘十方。
大不偪塞虚空,细不入于芥子。
三世诸佛,如觉如梦。诸大祖师,若存若亡。
与么境界,从上诸圣。
尚迷昧如斯,方今学人,且作么生凑泊。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竖不穷三际,横不亘十方。
大不偪塞虚空,细不入于芥子。
三世诸佛,如觉如梦。诸大祖师,若存若亡。
与么境界,从上诸圣。
尚迷昧如斯,方今学人,且作么生凑泊。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瑛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诗中通过描述空间的无尽和事物的大小对比,展现了佛教中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竖不穷三际,横不亘十方"象征着时空的无限,"大不逼塞虚空,细不入于芥子"则揭示了万物的包容与微小。接着,诗人提到三世诸佛和大祖师的存在状态,暗示了佛法的空性和无常。
"如觉如梦"表达了一种醒觉与梦境之间的模糊界限,"若存若亡"则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虚幻。诗人指出即使是修行高深的圣贤,对于这种境地也有所迷失,以此警示学人修行的不易。最后,诗人以"雪消春来"为喻,鼓励学人去除迷惑,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觉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引导读者在修行中寻找真我,领悟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