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采复风流,适意湖山竟日留。
老去不忘歌舞兴,琵琶犹载木兰舟。
少年文采复风流,适意湖山竟日留。
老去不忘歌舞兴,琵琶犹载木兰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西楼宴会上,席间聆听梨园琵琶戏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心境,展现了人生的流转与艺术的永恒魅力。
首句“少年文采复风流”,开篇即点出少年时期的风采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暗示了青春的美好与活力。接着,“适意湖山竟日留”一句,描绘了少年在山水间流连忘返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享受,以及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中的主人公步入老年阶段。“老去不忘歌舞兴”,转折处透露出尽管岁月流逝,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并未减退,反而成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怀念,体现了人到老年仍能保持心灵的年轻与热情。
最后,“琵琶犹载木兰舟”以生动的意象收尾,将听戏的场景与传统交通工具木兰舟相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艺术如同舟行于历史长河中,穿越时空,连接过去与现在,成为跨越年龄界限的精神纽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艺术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它在不同年龄段给予人们的共同情感体验。
黄云覆天天梦梦,飘风撼地地欲动。
百丈层冰结重阴,白日无色势澒洞。
猎猎寒风杀气高,掠沙扑面利如刀。
马毛猥磔雁声苦,鱼龙冻蛰狐狸嗥。
燕南济北人蹙蹙,死者含冤生者哭。
总有乐士那可移,奋飞不及鹙与鹜。
监门入告皇心伤,诏书十道被遐荒。
可能遭此风霜岁,忍待明年春麦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