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
《闻雁》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0)
翻译
哪里的人受惊而起,飞快地越过草堂。
怀着赤诚之心辛苦地躲避着猎人的箭矢,万水千山都想着追随太阳的方向。
身影在风中与天上的月亮断开,叫声在荻花岸边的寒霜中显得格外孤独。
待到明年春天,它将离开这里,在江边上与鸳鸯告别。
注释
何处:哪里。
人:指惊飞的鸟或人。
惊起:受惊而飞起。
飞来:快速飞过来。
过:越过。
草堂:简陋的居所,此处泛指房屋。
丹心:赤诚的心,常用来形容忠心或真诚。
劳避弋:辛苦地躲避着射鸟的箭,弋指代狩猎的工具,这里特指避免被猎杀。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念随阳:心中念想着跟随太阳,比喻追求光明或理想。
影断:身影中断,看不见了。
风天月:风中的天空和月亮,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景象。
声孤:声音孤单,没有同伴的回应。
荻岸:长满荻花的河岸。
霜:霜冻,表示寒冷。
明年:下一年。
趁春:趁着春天的时候。
去:离开。
江上:江面上。
别:告别。
鸳鸯:一种象征爱情的水鸟,这里可能指代和谐的伴侣或群居的伙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心中的孤独与哀愁。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二句,设定了一个意境,似乎有一种信息或消息突然传来,让诗人感到震惊,而这种震惊又如同鸟儿一般,从远方飞来,穿越过诗人的草堂。这里的“惊起”和“飞来”,不仅是动作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外化。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用“丹心”比喻自己的忠诚与赤诚,这份感情之所以“劳避弋”,是因为要躲避生活中的困扰和打击。而“万里念随阳”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遥远,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他们。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凉。夜晚时分,月亮被山峦切断,只剩下风吹过大地与天际的回响,而诗人的声音,在空旷的荻岸边显得尤为孤单,此情此景,都让人感到一种秋夜的悲凉。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安排。诗人希望在来年的春天,能够乘机离开这个让他感到孤独的地方,而“江上别鸳鸯”,则是在水边与亲人告别的场景,这里的“鸳鸯”通常指的是夫妇或情侣,在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昵称,或者是一种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种深沉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再和答天游

眼中寒雾似飞埃,半着兰苕半着苔。

病骨每宜冬日暖,绿樽须傍白云开。

步纡草际群蛙寂,坐久花前一雁来。

谁慰故园迟暮思,冲襟长得对东莱。

(0)

棹歌

击鼓相棹歌,歌促鼓亦促。

官程远何之,丁丁咏伐木。

请伐旷野林,勿伐幽人谷。

衡茅苟无庇,何以佐子育。

渐渐麦穗齐,我饭行当足。

愿大天子居,万国同载覆。

(0)

老至三首·其二

三月明朝是,新青万木齐。

团兵时近举,荒政半轻赍。

建节终为客,冲樊且放麑。

庄荀日当席,端不费招携。

(0)

检南原旧翰哭之

零落湘筠箧,清词照眼明。

百年几长恨,一字数吞声。

白日蛟螭舞,玄山宝玉横。

所嗟游息日,随地足寒盟。

(0)

舟中和宗宪长五首·其五

淡疑云母隐金屏,远即乾坤判晦明。

便儗振衣千仞上,人间应有近天行。

(0)

冬日谩成和郑希大八首·其五

独夜胡床冷,残书蠹叶翻。

论心从古见,问舌至今存。

藜藿疏天爵,茅茨对石门。

此中清净理,陶令与忘言。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