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0)
注释
四句:指四段禅修的祈祷文。
烧香:点燃香火以示敬意。
偈子:佛教中的短诗或咒语。
遍满:充满、遍布。
东南:方位词,指东南方向。
闻思:听闻和思考。
鼻观: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嗅觉感知。
先参:先于理智去体验或领悟。
翻译
四句烧香的禅语,随着香烟弥漫到东南各地。
这不是通过闻和思考所能达到的境界,暂且让鼻子的感知先参与其中。
鉴赏

这两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禅理感悟。诗中的“烧香偈子”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烧香来帮助静心和专注。"随香遍满东南"则描绘了一幅香气弥漫的生动画面,香味不仅充盈在烧香之处,更是随风飘散至远方。

"不是闻思所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的一种理解,即通过感官(如嗅觉)来体验禅境,不是单靠思考和推理。最后的“且令鼻观先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直接的、非概念性的体验方式,"鼻观"在此指代嗅觉的同时,也寓意着一种内心的洞察力,而“先参”则意味着这种感受是最直接、最本真的。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苏轼对佛学禅理的深入理解,也反映出他在生活中对于自然和美好事物细腻感知的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蔡务小景

欢溪遇雨水沄沄,十里青山半是云。

无限伯牙琴里趣,草堂何处访徵君。

(0)

题携琴访友图

柴门深入洞中开,石路崎岖半是苔。

料得故人非畏险,独扶藜杖抱琴来。

(0)

雪堂二首为慈溪孙璚赋·其二

映雪先生迹已遐,肯堂重为令孙誇。

香芸插架开千叶,玉树临阶缀六花。

璀灿光中书半启,吾伊声里鼓三挝。

蹇予曾主程门者,抚卷题诗兴转嘉。

(0)

蜀冈先陇图

麦盂无计到丘墦,风雨凄凄藿食寒。

时节每从为客过,家山只向画图看。

蓼莪掩卷心偏苦,风木停声泪始乾。

此日题诗三叹息,令人归思满江干。

(0)

赐观灯诗五首.永乐二十年正月十五日进·其四

白叟挈黄童,观灯紫禁中。

恩从三殿出,乐与万方同。

天近瞻华衮,年登谢化工。

太平歌一曲,沉醉倚东风。

(0)

游上天竺寺分韵得壑字

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

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

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

更前二三里,五峰起参错。

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

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

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

老僧城中回,延登最高阁。

言言相慰藉,情况殊不恶。

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

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

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

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

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

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

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

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