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
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
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夜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庾信(公)因病需要寻找清凉的地方,他派人去僧家(可能是寺院或僧侣居所)占据上方(可能指较为凉爽的楼阁或位置)。诗中的“月光似水衣裳湿”写出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好像衣服都被月光沾湿了一般,这里的比喻生动传神,展现了清澈的月光。接着,“松气如秋枕簟凉”则描绘出松林中散发出的清新气息,如同秋天一般,枕头都被这股凉意沁透。
诗人自谦“幸以薄才当客次”,表明他因为自己的才能不足而暂时栖居于此。而“无因弱羽逐鸾翔”则是说自己没有能力像仙鹤一样飞得很高,表达了一种自卑和不满足现状的感情。
最后两句,“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诗人询问如何能够找到通往云霄(比喻高远的地方)的道路,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这里的“肠断”是形容心情的痛苦,如同内脏被扭断了一般,“星星两鬓霜”则是说头发两侧如星光一般散布着白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自我体验和深切的友情思念。
雨冻轻轻下,风乾淅淅吹。
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
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
终无鹧鸪识,先有鹡鸰知。
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
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
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
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
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
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誇。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