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中云,今朝山下雨。
天时或定数,人事恐无据。
萧条吟梁父,士有遇不遇。
不见庞德公,移家鹿门去。
昨日山中云,今朝山下雨。
天时或定数,人事恐无据。
萧条吟梁父,士有遇不遇。
不见庞德公,移家鹿门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云雨变幻与人世间机缘不定的哲理。"昨日山中云,今朝山下雨"直接勾勒出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不可预测性。"天时或定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有一种宿命论的认知,而"人事恐无据"则深化了人世间没有固定的指望这一主题。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萧条吟梁父"中的"萧条"形容树木干枯,缺乏生机,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是外界的某种状态。"士有遇不遇"则指出士人在社会上的遭遇不同,有时得遇良缘,有时却不得志。
最后两句"不见庞德公,移家鹿门去"中,"庞德公"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虚构的,代表着某种权力或资源。诗人未能与之相遇,只好选择离去,寻找新的生活空间。这也许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上的挫折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个人遭遇的描写,流露出一种对命运不可抗力的感慨,以及面对变化莫测的人生选择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气。
春雪既沾足,宜晴鬯万汇。
和风不鸣条,泽润遍大地。
此日称填仓,俗例有深意。
于耜举趾时,预筹一年计。
九州足仓箱,万民无一事。
生息滋以繁,日给尚虞匮。
岂易得馀三,虚置仓中积。
益凛祈年心,庶可徐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