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九》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

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

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

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释清远所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七十九首。诗中以“何处求通达”开篇,引出对通达之道的探寻与思考。诗人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人生追求的真谛和内在的觉醒。接着,“疑根自不凡”一句,暗示了内心的疑惑与非凡之处,引导读者深入内心世界,寻找自我认知的根源。

“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深处的洞察与理解。他认为,当心灵得以顿悟时,便能认识到自己即是佛,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与局限。同时,通过对比大海的咸与心灵的纯净,强调了心灵世界的独特与纯净,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越。

“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描绘了一种向上攀登、不断进步的精神状态。善财童子的故事在此被引用,象征着追求智慧与修行的过程。诗人鼓励人们像善财一样,不断攀登知识与道德的高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最后,“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揭示了诗人对于凡人与圣贤之间区别的看法。他认为,凡人往往对真理与智慧有所遮蔽,而他(诗人)的道路则是光明坦荡的,始终向世人展示着真理与智慧的光辉。这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对追求真理与智慧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史沱村考绩·其一

十月征车辞建业,三山霜叶照离杯。

晴烟千里孤城暮,寒雁三声万壑哀。

水国暮云连渭树,郎官前宿近中台。

阿戎诗礼趋庭后,为道雷门指日开。

(0)

严介溪相公见示戊午纪年诗次韵四首奉赠·其一

黄阁成功久宴然,问龄才及卜熊年。

俯躬忘却丝纶贵,臞貌真疑山泽仙。

赐直内庭频守岁,献谋前席几回天。

更待风烟静南北,九重还见锡爰田。

(0)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其二

纷纷盗窃尔何知,岸上斫人水上嬉。

自咤一身都是胆,欲将巨海作潢池。

(0)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四

君往惬幽意,吾留厌市声。

园庐本相接,諠寂不同情。

褊心违请谒,病骨废耘耕。

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

(0)

病中试新茶

久不窥园圃,多应遍落花。

生涯只本草,岁月又新茶。

婚嫁身多债,诗书眼尚遮。

病来都忘却,恰似老僧伽。

(0)

次韵赠汤将军

将军妙算古人同,料敌常如在目中。

铁骑连营寒映月,楼船跨海夜乘风。

玉门烽火今犹急,桂岭珠玑久未通。

却笑封侯应有种,看君百战立奇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