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
《塞上》全文
唐 / 戴司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空迹昼苍茫,沙腥古战场。

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

冷角吹乡泪,乾榆落梦床。

从来山水客,谁谓到渔阳。

(0)
注释
空迹:空荡的痕迹。
沙腥:沙土带有血腥味。
霰雪:春天的冰雹。
生计:谋生手段。
冷角:凄凉的号角声。
乾榆:干枯的老榆树。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偏远之地。
翻译
白日战场上空空荡荡,沙土散发着古老战场的气息。
春天里常有像霰雪般的冰雹,人们的生活依靠牛羊为生。
寒冷的号角声唤起思乡之泪,干枯的老榆树落下,成了梦境中的床铺。
自古以来的山水游子,又有谁能想到会来到渔阳这个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的萧瑟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空迹昼苍茫,沙腥古战场。”开篇两句,设定了一个荒凉而又充满历史氛围的边塞景象。这里的“空迹”指的是广阔无垠的戈壁或沙漠,而“昼苍茫”则形容日光下的辽阔景色。“沙腥古战场”则点明了这片土地曾经是战争留下的痕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了生活状态的描写。“逢春多霰雪”指的是边塞地区春天时常降临的冰雹或雪花,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业活动受到限制,而“生计在牛羊”则表明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畜牧业。

“冷角吹乡泪,乾榆落梦床。”这里,“冷角”指的是边塞的寒风,诗人被这凄厉的风声所触动,感慨之情溢于言表。“乾榆”常用来形容枯萎的树枝,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那些失去了生机的树木。而“落梦床”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

“从来山水客,谁谓到渔阳。”末尾两句,诗人自称为“山水客”,表达了他对于这片边塞之地的一种归属感。最后一句“谁谓到渔阳”则是对自己流落到这个地方的无奈和询问,渔阳通常指的是远离中原的地方,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边塞行吏的孤独、忧伤以及对于故乡的无限思念。

作者介绍

戴司颜
朝代:唐

一作戴思颜,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景福中,官至大常博士。《全唐诗》存诗二首,残句一。
猜你喜欢

题赵比部崧高卷

六洞三山缔夙缘,崧高云色正苍然。

金身百丈飞龙日,宝箓千秋记凤年。

杖锡乍移吴苑外,香灯长护越台前。

菩提一钵开甘露,犹忆中林静夜传。

(0)

长安逢吴允兆赋赠

布袜芒鞋易水游,相逢频典鹔鹴裘。

论交宇宙谁青眼,握手河山共白头。

上座飞谭回九列,后车传食遍诸侯。

他时叱石金华顶,迟汝同登十二楼。

(0)

郑太初明府过访赋赠先是明府大父光禄君与惟敬惟寅及余辈结社长安今三十馀载故人寥寥独光禄巍然晚境并此寄怀

声名藉藉重璠玙,赐履飞腾上玉除。

文举通家三世后,仲宣惊座万言馀。

花香槜李连公廨,柳色柴桑近故庐。

咫尺高堂人健在,新篇光禄定何如。

(0)

秋夜遵水部招同钱山人蔡文学集署中其前庭古桂数株皆合抱芬馥袭人时遵考瓜代将及矣

握手青袍恋旧绨,华堂风雾酒频携。

梅花东阁传新赋,桂树南山忆旧题。

万壑天香灵隐近,中峰月色广寒齐。

淹留莫唱王孙曲,赫奕徵书到紫泥。

(0)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其一

长夜高斋坐绿苔,扶风名郡近蓬莱。

中丞海岱传高节,太史河渠录异才。

月影似窥桃叶下,风声如和竹枝来。

谁言百里淹骐骥,满眼黄金碣石台。

(0)

秋夜长安邸中同叶叔明灯下酣饮至醉作时叶以闽中公务至

木叶纷纷堕翠苔,西山秋色半蓬莱。

青灯载下陈蕃榻,浊酒频呼郭隗台。

云暝帝城双凤宿,月残仙掌片鸿来。

无嗟宦辙风尘下,历块行占上驷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