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渚宫自勉二首·其一》
《渚宫自勉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

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

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0)
翻译
清晨到晌午物质充足,是什么困扰着我的心肺和肠胃。
身体日渐衰老病痛侵袭,回忆起在山水间隐居避世的日子。
我必定要辞别这繁华的京城,还会带着我的行囊和禅杖。
在东林寺的露坛旁边,曾经对着那白色的莲花房。
注释
晨午:指从早到中午的时间段。
殊丰足:非常富足,这里指生活条件好。
伊何:什么,指的是引起内心不适的原因。
挠肺肠:比喻心里感到烦恼、不安。
形容:身体状况,外貌。
侵:侵蚀,这里指受疾病影响。
老病:年老带来的疾病。
山水:自然风光,代指隐居生活。
忆韬藏:回忆起隐藏、避世的生活,'韬藏'比喻隐居。
必谢:必定要离开。
金台:这里比喻繁华的京城或高位。
去:离开。
还携:还会带着。
铁锡:指和尚的行囊和禅杖,'铁'可能指禅杖,'锡'指行囊。
东林:东林寺,一个地名,著名的佛教寺庙。
露坛:寺庙中露天的祭坛或修行场所。
畔:旁边。
旧对:过去面对。
白莲房:白色的莲花,也可能象征纯洁或佛性。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晨午时分感受到生活丰富而内心却无法得到满足,形体日渐衰老、疾病缠身,同时怀念山水田园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无奈。通过“金台”、“铁锡”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不易。最后,东林露坛畔与白莲房的描写,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旧日友情的怀念。

诗中的意境淡远而深沉,语言朴素却蕴含丰富的情感。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古典文学特有的韵味和哲理。这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九月望日先慈忌辰第岁邀群弟解馆祀之今偏阴雨有阻两弟赴皖未归感而赋此·其一

岁岁重阳后六天,每思慈母泪潸然。

今偏阻断风和雨,梦里空教设几筵。

(0)

奉和伯父喜雨感怀三首·其一

茅檐一夜雨声喧,忽见新秧绿满田。

此去西成已堪望,更须莫惜杖头钱。

(0)

蕙兰芳引.和俶玉食蟹用樊榭韵

闲忆水程,屡收缆、市沽宵午。

最近水人家,入馔银刀切缕。

鲜风扑鼻,对霜叶、冷寻香处。

讶山斋宴客,闲坐相思无语。

菊瓣零黄,蓼花坠紫,酒思难诉。

漫落寞浇愁,那管柘枝狂舞。竹灯围影,诗翁闷聚。

想去年、蜡雪一帘秋浦。

(0)

费熙之初从丈人魏方伯受室粤藩去之三十五年来履其任旧署宛然也用桢伯韵

秾李初芳记御轮,重来三十五回春。

双辉冰玉当年润,再睹绯金此日新。

方镇仍为开府长,代兴原是坦床宾。

粤南胜事堪青简,看取新编传世臣。

(0)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七并序

袂朝添,妆晚卸。无事倚栏乍。

困暖逢春,病雨又逢夏。

甚时绿径晴浓,红蘼曲软,试缓缓、卿车侬马。

杏都嫁。只留一味酸青,梅子树头挂。

识此閒愁,除是共愁者。

年来蝶僽鹃僝,韶光贱掷,也不值、一星金价。

(0)

迈陂塘.蓉江舟夜

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

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

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

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

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

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