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弇名山迹已沦,太函高座定何人。
传衣两地归南岳,赐履三天上北辰。
大厦纷纭罗国士,孤查浮没问波臣。
中兴咫尺葵丘畔,寓目江淮一旅陈。
中弇名山迹已沦,太函高座定何人。
传衣两地归南岳,赐履三天上北辰。
大厦纷纭罗国士,孤查浮没问波臣。
中兴咫尺葵丘畔,寓目江淮一旅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李本宁廉访入武林以手书新历饷余溪堂却寄七言八律(其四)》。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国家兴盛的渴望。
首联“中弇名山迹已沦,太函高座定何人”,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关切和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怀念。中弇名山,太函高座,都是隐喻友人所在之处的神秘与高远,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的困境或变化。
颔联“传衣两地归南岳,赐履三天上北辰”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传衣两地,可能是指友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归南岳则可能寓意着回归自然或精神的归宿。赐履三天上北辰,则可能是对友人获得荣耀、地位提升的想象,北辰常指北极星,象征着方向和指引。
颈联“大厦纷纭罗国士,孤查浮没问波臣”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关心。大厦纷纭罗国士,可能比喻国家人才济济,而孤查浮没问波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国家的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个人命运的担忧。
尾联“中兴咫尺葵丘畔,寓目江淮一旅陈”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渴望和对友人能参与其中的期待。中兴咫尺,意味着国家复兴就在眼前,而寓目江淮一旅陈,则可能是对友人即将前往的地区或任务的描述,暗示友人将有机会在国家的重要时刻发挥作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君不见熙宁丁巳秋,灵平未塞河横流。
澶漫势欲浮东州,斯人坐有为鱼忧。
当时贤守维苏侯,厌术不取三犀牛。
跨城岧峣起黄楼,五行相推土胜水,鼍作鼋惊走鞭箠。
三丈浑流变清泚,南来船车鹢衔尾。
使君登览兴如何,舞剑吟笺宾从多。
水平照影见雁下,山空答响闻渔歌。
楼下汀洲长芳草,一麾南出彭门道。
昨日春游咏白蘋,后夜秋风悲鵩鸟。
黄冈汝海心悠哉,青衫白发多尘埃。
采菱伎女今何在,骑竹儿童望不来。
望不来,碧云明月长裴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