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裁就笔生花,聊逐秋风问汉查。
身著短衣随属国,手提长戟事轻车。
千言谒帝心逾壮,一赋从军鬓已华。
奇绩贺兰峰顶望,万山明月照龙沙。
河东裁就笔生花,聊逐秋风问汉查。
身著短衣随属国,手提长戟事轻车。
千言谒帝心逾壮,一赋从军鬓已华。
奇绩贺兰峰顶望,万山明月照龙沙。
此诗《送斯惟武之塞上》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友人斯惟武即将前往边塞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深沉的离别之意。
首联“河东裁就笔生花,聊逐秋风问汉查。”以“笔生花”比喻文采斐然,斯惟武如同才华横溢的文士,正追随秋风,仿佛在向古代的汉朝寻求指引,暗示其行前的思考与准备。
颔联“身著短衣随属国,手提长戟事轻车。”形象地描绘了斯惟武身着简朴的短衣,手持长戟,乘坐轻便的车辆,踏上征途。这既展现了他作为战士的英勇姿态,也体现了他随性自由的生活态度。
颈联“千言谒帝心逾壮,一赋从军鬓已华。”表达了斯惟武对君王的忠诚与敬仰,即使心中充满壮志豪情,但岁月不饶人,从军的经历已让他两鬓斑白。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奇绩贺兰峰顶望,万山明月照龙沙。”想象斯惟武站在贺兰山顶,遥望远方,只见万山之间明月高悬,照亮了广袤的沙漠。这一景象既壮观又孤独,象征着斯惟武即将面对的挑战与未知,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斯惟武赴边塞的壮志与豪情,以及诗人对其深切的关怀与祝愿。
此心亘万古,此学乃久湮。
岂乏先觉咨,其如已识坚。
雌鸡空剥啄,雏鸭自广缘。
十日驻京国,五度亲寒毡。
羡子载道器,及兹英妙年。
归涂遵大路,道即大路然。
况有师门在,龙湖清且涟。
愿子勇向往,勿被悠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