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
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
古意琴三叠,清风竹万竿。
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
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
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
古意琴三叠,清风竹万竿。
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首句“茅屋人看小”,以他人的视角来看,茅屋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诗人自己身处其中,却感到宽敞舒适。接下来的“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雨后清新,仿佛山峦如席,草木葱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诗人沉浸在古意之中,弹奏着三叠古琴,享受着清风竹影带来的清凉,“古意琴三叠”传达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两句“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认为养生之道并不在于物质的丰裕,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以破瓢箪为食,足见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朴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独特审美和人生哲学。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
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
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
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
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
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
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
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
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消。
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
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
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
倦勤应不免,对越愧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