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一别远相望,楚水秦山各异方。
每颂中和传四子,重闻京兆得三王。
执经误接金华袐,卧阁惊看鬓色苍。
逃暑肯为千日饮,能无歌舞荐清觞。
都城一别远相望,楚水秦山各异方。
每颂中和传四子,重闻京兆得三王。
执经误接金华袐,卧阁惊看鬓色苍。
逃暑肯为千日饮,能无歌舞荐清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京尹仲议侍读自成都赴阙将过长安先寄》。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即将经过长安时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首句“都城一别远相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都城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一个“远”字,既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暗含时间上的久远,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盼。
接着,“楚水秦山各异方”一句,以楚水和秦山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所行之路途遥远,两地相隔甚远,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难和漫长。
“每颂中和传四子,重闻京兆得三王”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才能的赞美。中和指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四子指的是孔子的四位弟子,这里借以赞扬友人的道德修养;京兆得三王则可能是指友人受到三位帝王的赏识,进一步凸显了其才华横溢。
“执经误接金华袐,卧阁惊看鬓色苍”两句,通过友人手持经书、误入金华袐(一种古代的官服)的细节描写,以及卧阁(可能指友人居住的阁楼)中惊见鬓发斑白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友人年华老去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最后,“逃暑肯为千日饮,能无歌舞荐清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生活态度的关心和祝福。友人为了避暑而饮酒,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享受生活,同时通过歌舞和清酒来增添旅途的乐趣和欢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时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
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
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
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
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
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
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
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
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
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
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
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
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
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
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
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
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
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
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
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
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
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元和直言诗》【唐·张祜】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https://shici.929r.com/shici/37TZZws.html
驱车上太行,山顽无奇石。
逶迤有千盘,石磴转偪侧。
譬如摩空鸟,渐与青云迫。
俯见苍崖间,春花间红白。
山家爱尺土,纵横界如画。
上有千年碑,孔父留辙迹。
摩挲落日迟,返景射石壁。
祗虑豺虎骄,解鞍投荒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