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邅回还策口,簿书傍午且华颠。
光阴流转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馔玉,挟风残雪昼飘绵。
土阶蓂草孤根老,望断青阳楚岸边。
江路邅回还策口,簿书傍午且华颠。
光阴流转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馔玉,挟风残雪昼飘绵。
土阶蓂草孤根老,望断青阳楚岸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衷在明朝时期,于丙戌年腊八节时,在策口遭遇风阻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地方民生困苦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联“江路邅回还策口,簿书傍午且华颠”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曲折蜿蜒的江边小路上,傍晚时分,处理着繁杂的文书工作,两鬓已显斑白,形象地展现了旅途劳顿和岁月的痕迹。
颔联“光阴流转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地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暗示了长时间的动荡或战乱导致的民生艰难。
颈联“隔舸香糜晨馔玉,挟风残雪昼飘绵”通过对比清晨船上香糯的美食与白天风雪交加的景象,展现了生活的反差,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尾联“土阶蓂草孤根老,望断青阳楚岸边”以“土阶蓂草”象征着孤独与老去的生命,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盼,希望春阳早日到来,寓意着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旅途中所见所感,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问绀海、弄珠游女。几度桑尘,悄迷星睫。
侬约巢痕,倦云来去两凄绝。
汉家陵阙,恨绕树鸟啼歇。
咫翠涩宫沟,荡不返、年时零叶。愁切。
忆娇雷四起,人在芙蓉塘角。霞烽流艳。
尽明日、阴晴难说。掩袂忍回车,花落江南时节。
向玉梅花下,正佳节,月初圆。
看交影枝枝,珠明欲泪,庭暖无烟。
应怜,一怀悽惋,算相看不负有今年。
身在瑶台十二,分明处士窗前。
萧然,鬓老有情天,杯底问婵娟。
甚雪压霜欺,铢衣长著,如此高寒。
芳缘,多生未了,著一分淡冶不妨禅。
滉漾湖光欲曙,破愁拚得迟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