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真千古。忍匆匆、临歧把酒,送春归去。
几曲阑干闲倚遍,总是没情少绪。
但望里、夕阳无语。
残梦一丝风剪断,问谁为、题破伤心句。
此别也、嗟何遽。画楼无计留春住。
尽销魂、红稀绿暗,美人迟暮。
芳草连天天接水,更隔几重云树。
君莫问、春归之路。
流水落花遭小劫,算人间、天上无凭据。
此去也,归何处。
此恨真千古。忍匆匆、临歧把酒,送春归去。
几曲阑干闲倚遍,总是没情少绪。
但望里、夕阳无语。
残梦一丝风剪断,问谁为、题破伤心句。
此别也、嗟何遽。画楼无计留春住。
尽销魂、红稀绿暗,美人迟暮。
芳草连天天接水,更隔几重云树。
君莫问、春归之路。
流水落花遭小劫,算人间、天上无凭据。
此去也,归何处。
这首《金缕曲·送春》由清代诗人宗婉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词中以送春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无奈。
词的开篇“此恨真千古”,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与遗憾,这种情感跨越千年,难以言表。接下来的“忍匆匆、临歧把酒,送春归去”一句,描绘了在分别之际,词人试图借酒浇愁,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春天离去的情景,充满了不舍与痛苦。
“几曲阑干闲倚遍,总是没情少绪”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词人在曲折的栏杆前徘徊,内心空虚,没有丝毫的喜悦或安慰。“但望里、夕阳无语”则将画面拉向黄昏,夕阳静默不语,仿佛也在为这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叹息。
“残梦一丝风剪断,问谁为、题破伤心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梦被风吹散,词人的伤感无人能解,只能独自承担。“此别也、嗟何遽”表达了对这次分别的惊讶与不舍,感叹时间之快,离别之急。
“画楼无计留春住”道出了词人试图挽留春天的愿望,但最终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春天离去。“尽销魂、红稀绿暗,美人迟暮”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暗示了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主题。
“芳草连天天接水,更隔几重云树”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孤寂的画面,芳草连天,水天相接,云树重重,象征着离别的距离与孤独。“君莫问、春归之路”劝告对方不要追问春天离去的方向,因为答案或许只有无尽的失落与遗憾。
最后,“流水落花遭小劫,算人间、天上无凭据”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联系起来,暗示了无论人间还是天上,都难逃命运的安排。“此去也,归何处”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对未知的探索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十年一别再从游,又见鱼书拜彻侯。
人物只今何水部,风流不减柳苏州。
白蘋洲上春传语,乌鹊桥边草唤愁。
报政不应迟五月,莺花紫禁伫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