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这里给出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原诗。观察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往昔生活在太湖畔的回忆和现实中的落差感慨,以及对国事的忧虑。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太湖边自由自在地划船,拥有过轻松愉快的生活。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而现在重新来到这里,却充满了忧虑,与水和云相伴,只能感受到更多的愁绪。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诗人表达了想要用自己的宝剑换取一只小船,一片竹叶,以便归隐田园,过上平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以及在品尝美食美酒时,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最后几句“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想要冲刷掉战乱带来的污浊,用自然之力而非人为手段。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顿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和反衬,诗人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状态。
湖口寒山苍,芳草犹未歇。
扁舟谐远寻,旷然向云阙。
北风芦苇鸣,白日波上没。
其时鸿雁来,拥棹蛟龙窟。
遂歌沧浪清,而乃濯玄发。
风气逗天影,萝雨泽人骨。
石上弹玉琴,清响在林樾。
到家兴未已,梦绕松际月。
穷经不出户,一室古珠宫。
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磬中。
开窗明竹雪,散帙落松风。
料得无人到,焚香对远公。
故人手持金屈卮,进酒与君君莫辞。
仲孺不援同产服,孟公肯顾尚书期。
当歌激风和结楚,吴姬白苧莫停舞。
黄河东走不复回,白日经天岂能驻。
田文昔日盛经过,朝酣暮乐艳绮罗。
高台已倾曲池废,祇今谁听雍门歌。
我有一曲侧君耳,世事悠悠每如此。
子云浪作投阁人,贾生空吊湘江水。
春风南园花满枝,莫待秋风摇落时。
东山笑起徒为尔,乘时莫负高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