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始定南蛮起,都护能摧骠信威。
万里封疆万户口,一麾风雨尽收归。
西戎始定南蛮起,都护能摧骠信威。
万里封疆万户口,一麾风雨尽收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十三”安南。诗中描绘了边疆安定、国威远播的景象,以及官员的功绩与贡献。
首句“西戎始定南蛮起”,开篇即点明了边疆局势的变化,先是西面的戎族被平定,而后南方的蛮族又开始兴起。这既展示了边疆的动荡不安,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事务的关注与应对。
次句“都护能摧骠信威”,赞扬了都护(边疆军事长官)的英勇和威严,能够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维护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这里的“骠信”可能指的是敌军的首领或势力,通过“摧”字,形象地表现了都护的军事才能和威慑力。
第三句“万里封疆万户口”,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辽阔与人口众多,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治理。在这样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的安宁与繁荣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最后一句“一麾风雨尽收归”,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都护的功绩。麾,指指挥军队的旗帜;风雨,比喻困难和挑战。这句话意味着在都护的领导下,无论是多么艰难的环境和挑战,都能被克服,边疆得以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整个句子充满了对都护领导能力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强盛的向往。
综观全诗,崔致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力的比喻,展现了边疆稳定、国威远播的盛景,以及对为国家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的官员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