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刹藤萝外,通人一径微。
天风铁凤语,海雨墨龙飞。
水落仙翁井,云收玉女衣。
东楼曾玩月,夜挟彩鸾归。
金刹藤萝外,通人一径微。
天风铁凤语,海雨墨龙飞。
水落仙翁井,云收玉女衣。
东楼曾玩月,夜挟彩鸾归。
这首诗描绘了紫微山的幽静与神秘。首句“金刹藤萝外”,以“金刹”点出寺庙的庄严,藤萝则增添了自然的野趣,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圣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通人一径微”描绘了一条隐秘的小径,暗示着探索的可能和发现的惊喜。
“天风铁凤语,海雨墨龙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景象拟人化,铁凤在天风中低语,墨龙在海雨中翱翔,生动地展现了紫微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
“水落仙翁井,云收玉女衣”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仙气,仙翁的井水在水落时分显得更加清澈,仿佛能洗净凡尘;而云收之后,玉女的衣裳也显得更加洁白无瑕,象征着纯洁与超脱。
最后,“东楼曾玩月,夜挟彩鸾归”以东楼赏月、夜乘彩鸾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紫微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不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讹,千秋万岁所鉴多。
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