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遣荐陋溪毛,窥见宫墙数仞高。
节历中和方月魄,乐成金玉俨云璈。
获麟千载伤吾道,歌凤当时入楚骚。
此日辟雍争北面,忧时何必目频蒿。
太牢遣荐陋溪毛,窥见宫墙数仞高。
节历中和方月魄,乐成金玉俨云璈。
获麟千载伤吾道,歌凤当时入楚骚。
此日辟雍争北面,忧时何必目频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温纯在仲春时节,陪同祭祀先师时所作。诗中以祭祀活动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礼仪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太牢遣荐陋溪毛,窥见宫墙数仞高”描绘了祭祀场景,通过“太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牲畜)与“陋溪毛”的对比,以及对“宫墙数仞高”的描写,营造出庄严而神圣的氛围。这里“陋溪毛”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祭品,与“宫墙数仞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敬畏。
颔联“节历中和方月魄,乐成金玉俨云璈”进一步描述了祭祀中的音乐与仪式。通过“中和”、“月魄”、“金玉”、“云璈”等词汇,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和谐与庄重,音乐与仪式的完美结合,仿佛能听到金玉之声在云端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获麟千载伤吾道,歌凤当时入楚骚”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敬仰。通过“获麟”(传说中麒麟的出现象征吉祥与太平)与“歌凤”(凤凰象征祥瑞与美德),以及引用《楚辞》中的“楚骚”,表达了对古代道德与文化的深深眷恋与哀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尾联“此日辟雍争北面,忧时何必目频蒿”则是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辟雍”(古代帝王设于学宫前的水池,象征教化之源)与“北面”(古代礼制中尊者面向南坐,卑者面向北坐,此处指尊师重道的仪式),以及“目频蒿”(频繁看蒿草,比喻无事可做或无所适从),表达了对教育与道德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呼吁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内心的修养与道德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化和道德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
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
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
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
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
夹道金羁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塞。
人生得意自辉光,刺谒纷纭满路旁。
一笑看人回禄命,片言酬客腐肝肠。
小子胜衣皆受印,苍头结绶亦为郎。
貔虎三千陈列第,鸳鸯七十闭东厢。
银床月莹流苏帐,翠幕烟浮玳瑁梁。
镫前北里千金舞,座上宜城九酝觞。
年去年来无旦暮,春花秋月依然度。
歌吹平连长乐钟,林园直接新丰树。
祗知娱乐不知忧,转眼荣华逐水流。
谁道冰山可永峙,谁言天雨可重收。
曾闻上将幽钟室,曾见元公赐养牛。
博陆门前罗鸟雀,平津邸内走鼪鼬。
古来世事浑如许,道上垂杨不解语。
唯有东陵旧日侯,瓜田看尽青门雨。
《长安道》【明·于慎行】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夹道金羁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塞。人生得意自辉光,刺谒纷纭满路旁。一笑看人回禄命,片言酬客腐肝肠。小子胜衣皆受印,苍头结绶亦为郎。貔虎三千陈列第,鸳鸯七十闭东厢。银床月莹流苏帐,翠幕烟浮玳瑁梁。镫前北里千金舞,座上宜城九酝觞。年去年来无旦暮,春花秋月依然度。歌吹平连长乐钟,林园直接新丰树。祗知娱乐不知忧,转眼荣华逐水流。谁道冰山可永峙,谁言天雨可重收。曾闻上将幽钟室,曾见元公赐养牛。博陆门前罗鸟雀,平津邸内走鼪鼬。古来世事浑如许,道上垂杨不解语。唯有东陵旧日侯,瓜田看尽青门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YUxM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