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萧条景更佳,牧童将犊卧晴沙。
白鸥长绕分鱼市,红杏深藏卖酒家。
倦向客程添懊恼,老看春事厌纷哗。
田翁也学青门隐,料理荒畦自种瓜。
野外萧条景更佳,牧童将犊卧晴沙。
白鸥长绕分鱼市,红杏深藏卖酒家。
倦向客程添懊恼,老看春事厌纷哗。
田翁也学青门隐,料理荒畦自种瓜。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野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景象。首句“野外萧条景更佳”,开篇即以“萧条”二字点明环境的清冷与空旷,却以“更佳”二字转折,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别有一番风味。接着,“牧童将犊卧晴沙”一句,通过牧童与小牛的悠闲姿态,以及晴朗的沙滩背景,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氛围。
“白鸥长绕分鱼市,红杏深藏卖酒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鸥围绕着繁忙的鱼市飞翔,红杏掩映在酒家之中,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又不失其自然与质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还蕴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独特韵味的欣赏。
“倦向客程添懊恼,老看春事厌纷哗”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和世事纷扰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田翁也学青门隐,料理荒畦自种瓜”一句,借田间老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外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