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房珠馆何虚寂,宝砌无尘苔藓碧。
仙翁倚槛静吟哦,却忆筼筜拂岩石。
劲节虚心守岁寒,未尝暂变风霜色。
移来迢递不辞劳,深根讶向瑶台植。
渐承春意叶青青,时惹天香烟幂幂。
月笼翠影尚萧疏,露被繁枝谗滴沥。
迎风闲夜拟龙吟,结实他年期凤食。
非才终约老烟霞,此际谬当亲采择。
寄言红紫莫相猜,彼此无情蒙化力。
逢时剪拂任他人,沈去葛陂都咫尺。
琳房珠馆何虚寂,宝砌无尘苔藓碧。
仙翁倚槛静吟哦,却忆筼筜拂岩石。
劲节虚心守岁寒,未尝暂变风霜色。
移来迢递不辞劳,深根讶向瑶台植。
渐承春意叶青青,时惹天香烟幂幂。
月笼翠影尚萧疏,露被繁枝谗滴沥。
迎风闲夜拟龙吟,结实他年期凤食。
非才终约老烟霞,此际谬当亲采择。
寄言红紫莫相猜,彼此无情蒙化力。
逢时剪拂任他人,沈去葛陂都咫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移栽竹子的细腻情感与深刻感悟。开篇“琳房珠馆何虚寂,宝砌无尘苔藓碧”,以华丽的宫殿与洁净的石阶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竹子生长环境的高雅与宁静。
接着,“仙翁倚槛静吟哦,却忆筼筜拂岩石”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仙翁形象,表达了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竹子仿佛具有了生命,能够拂动岩石,与仙翁对话。
“劲节虚心守岁寒,未尝暂变风霜色”是对竹子坚贞不屈精神的直接描绘,无论季节如何变换,竹子始终保持着其本色,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不屈的精神。
“移来迢递不辞劳,深根讶向瑶台植”则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移栽过程的艰辛与对竹子最终扎根于理想之地的惊喜之情,表达了对竹子生命力的敬佩。
“渐承春意叶青青,时惹天香烟幂幂”描绘了竹子在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它散发出的香气,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与美感。
“月笼翠影尚萧疏,露被繁枝谗滴沥”通过月光与露水的描写,再次强调了竹子在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其生命力的顽强。
“迎风闲夜拟龙吟,结实他年期凤食”则赋予竹子以更深层次的文化寓意,将竹子与龙、凤等吉祥物联系起来,象征着竹子不仅具有自然之美,还承载着美好的祝愿与期待。
最后,“非才终约老烟霞,此际谬当亲采择。寄言红紫莫相猜,彼此无情蒙化力。逢时剪拂任他人,沈去葛陂都咫尺。”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独特魅力的欣赏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希望人们能像竹子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
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
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
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
空想故园池阁,卷地烟尘。
但且恁、痛饮狂歌,欲把恨怀开解,转更销魂。
只是皱眉弹指,冷过黄昏。
春寒未定。
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
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
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
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
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
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