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二首·其一》
《感兴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0)
注释
吉凶祸福:好运与厄运,幸运与不幸。
来由:来源,起因。
润屋:富裕人家的房子。
虚舟:空船,比喻没有财物的船只。
公器:公共的资源或权力。
合:应该。
匏瓜:一种苦涩的葫芦,常用来比喻难以接受的事物。
难不食:难以不吃,意思是即使不喜欢也得接受。
食足:吃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早宜休:尽早知足,适时停止。
翻译
吉凶祸福的发生都有原因,了解后就不必过于忧虑。
只看见熊熊大火燃烧富人的房子,没听过风暴颠覆空船。
名望是公共资源不应过多索取,利益是灾祸之源应少追求。
虽然与匏瓜(苦葫芦)不同难以避免食用,但一旦满足基本需求就应尽早知足。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感兴二首(其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思考。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这两句开篇便阐述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认为好坏、幸运与不幸都有其原因,不必过于担忧。这样的哲学思考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和他人。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这两句则是比喻,用火光映亮的房屋和未遭风浪袭击的小船来形象地说明,人们通常只能看到表面的繁华与平静,而不知道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危机。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这两句强调了做人应当有节制,不应过度追求名利,因为这些往往会成为个人灾难的根源。诗人在这里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人生态度。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这两句则是通过比喻来告诫人们,即使面对诱惑也应当有所节制,满足于现状,不应贪图更多。异匏(hù)瓜即葫芦,难以不食暗示其诱惑之大,但诗人却提醒我们在达到一定满足之后,就应该及时停手。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平和、节制与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念。诗人的思想倡导在当时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早行

凉风满棹贺湖边,越上诸山尽可怜。

远汉片云承落月,长林疋练曳轻烟。

窗间织女灯犹在,井畔啼乌客正眠。

何处闲愁随梦觉,一声菱唱发前川。

(0)

题徐浦墓铭后

百年人事谩纷纭,觉却南柯梦自分。

名节不亏惟独行,墓碑无愧是斯文。

器中瑚琏非虚誉,天上麒麟竟失群。

高义有谁如季札,愿同留剑挂徐坟。

(0)

重阳日,寄洞霄宫贾道士

天官侍郎曾寄音,因循秋晚始相寻。

张良中岁颇好道,贾岛一生成苦吟。

敢学游山随猛虎,要听捣药试微禽。

丹泉况说红如酒,好与茱萸一处斟。

(0)

刘生侍贡尚书入闽,卒业

藉甚刘生尚古文,师资贡禹卒前闻。

从公未觉山程远,到日须知土俗分。

红嚼槟榔霞满口,白飞鹦鹉雪成群。

七闽自昔称文物,莫说三山尽瘴云。

(0)

送张伯雅架阁入闽省

闻道连年瘴气收,城中风景称清游。

参天榕树快人意,似雪梅花当马头。

海客朝盘送珧柱,囝娘春咏写银钩。

毋嫌习俗闽中利,尽胜吴船唱莫愁。

(0)

游天台山回,别省院诸公

明时无日不从容,三月清游在醉中。

晚岫远当云际碧,野花争近马前红。

虽非奉使河源上,犹及题诗浙水东。

甚觉淹留烦从者,腼颜何以答诸公?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