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仙花·其一》
《水仙花·其一》全文
清 / 赖世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玉盏金盘霁月天,深宵醉向好风前。

沙明水净神清冷,不染纤埃便是仙。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以水仙花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纯净境界的向往。

首句“玉盏金盘霁月天”,以“玉盏”与“金盘”比喻水仙花的花器,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盛开于晴朗夜空之下,仿佛是月光下的玉盘,既显出花的珍贵与美丽,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霁月天”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即雨后初晴的夜晚,月光皎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次句“深宵醉向好风前”,进一步渲染了水仙花在夜晚的静谧中绽放的情景。这里的“醉”字不仅形容了花朵在夜风中的摇曳姿态,更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沉醉之情。同时,“好风前”三字,将视线引向了微风拂面的轻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清新与和谐。

第三句“沙明水净神清冷”,是对水仙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通过“沙明水净”四个字,诗人强调了水仙所处环境的清澈与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水仙花纯洁品质的象征。而“神清冷”则赋予了水仙以灵性,使其仿佛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尘世的纷扰隔绝开来。

最后一句“不染纤埃便是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高洁与纯净,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不染纤埃”象征着水仙花的纯洁无瑕,而“便是仙”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赖世观
朝代:清

赖世观(1857~1918),字士仰,号东莱。清嘉义县人。光绪三年(1877)取中台湾府学生员,光绪五年(1879)补廪生。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台,奉命协理嘉义团练总局事宜。光绪十二年(1886)协力缉贼有功,奖赏五品职衔。大正四年(1915)西来庵事件,保障良民有功。晚年多隐居,并行义举,助印《四圣真经》、《城隍明道经》、《湄洲慈济经》等千馀卷善书,赠人诵读,并经常买雀放生。著有《赖士仰广文笔记》、《诸罗漫谈》、《东莱诗文集》、《乙未嘉城沦陷记》等,惜多不传,今仅得见其诗文各数篇。
猜你喜欢

连日与邢伯言兄弟饮成四十字

江上风虽横,林间月自新。

探囊看墨妙,酌酒话情亲。

感叹思前日,飘零愧此身。

未妨频夕醉,初不污车茵。

(0)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其三

向来吴楚隔,书札苦难通。

信与衢相接,我归公亦同。

寓怀须酒圣,适意岂诗穷。

情性思陶冶,吾宁较拙工。

(0)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其四

竹经载伐似微疏,濩落犹能伴我居。

自分举家长食粥,从渠厚禄绝无书。

诸公漫仰苏门隐,吾辈还羞李武车。

役役眼前何所直,百年终向梦中除。

(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一

忽忆沧洲去,何心汉节持。

上书期得请,勇退复奚疑。

用舍非吾事,荣枯自彼时。

疾风劲草见,松柏岁寒知。

(0)

怀成父

晓枕占乾鹊,昏檐数湿萤。

竹风愁独立,山雨要同听。

懒更翻黄卷,还成倒浊瓶。

犹疑到或晚,戒勿掩柴扃。

(0)

过水南甚早

夜雨晓仅止,前山云未收。

陂田飞宿鹭,社木唤晴鸠。

云里浮图级,滩边贾客舟。

故知山可住,不觉利能谋。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