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鹅坑先茔晚归》
《鹅坑先茔晚归》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五言律诗

诘曲穿荒径,高平见远山。

溪乾呈石紫,林峭露枫丹。

不道归来晚,惟愁句未安。

片云真解事,放出月团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ékēngxiānyíngwǎnguī
sòng / wángmài

jié穿chuānhuāngjìnggāopíngjiànyuǎnshān

qiánchéngshílínqiàofēngdān

dàoguīláiwǎnwéichóuwèiān

piànyúnzhēnjiěshìfàngchūyuètuántuán

翻译
蜿蜒的小路穿过荒芜之地,能看到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峦。
溪水干涸,石头呈现出深紫色,树林陡峭,红枫格外显眼。
没想到回来已经很晚,只担心诗作还未完善。
一片云彩真通人意,将明亮的月亮释放出来。
注释
诘曲:弯曲、蜿蜒。
荒径:荒凉的小路。
高平:高低起伏。
远山:远处的山。
溪乾:溪水干涸。
石紫:石头呈现紫色。
林峭:树林陡峭。
枫丹:红枫。
不道:没想到。
归来:回来。
句未安:诗作还未完成。
片云:一片云彩。
真解事:真懂人意。
月团团:明亮的圆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漫游,感受自然之美的景象。开头“诘曲穿荒径”表现了行者在曲折的小路上前进,这些小径已被荒凉所覆盖,显示出一种隐秘而偏僻的氛围。“高平见远山”则是说在这平坦宽广的地方,可以看到远处连绵的山峦。

接下来的“溪乾呈石紫,林峭露枫丹”生动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色彩变化。溪水干涸时,石头显露出紫色的光泽,而林中的枫树则在尖锐的枝桠间透出斑驳陆离的红褐色,这些色彩的对比强烈,给人以深刻印象。

诗歌中段“不道归来晚,惟愁句未安”表达了行者对于归途的担忧。行者并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得很久,只是因为心中的某些事情尚未得到解决而感到不安。

结尾的“片云真解事,放出月团团”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行者似乎在观赏天空中飘浮的一朵云,并从中寻找到了对各种问题的答案,同时也释放出了心中的忧虑,就像夜晚被推开,露出了圆润明亮的月亮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行者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时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辛未九日晦日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
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
身即未殒灭,强与松伯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
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