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古人常欲养志意,君子不唯全发肤。
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
等閒亲鬓贫中白,自悔从来色养疏。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古人常欲养志意,君子不唯全发肤。
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
等閒亲鬓贫中白,自悔从来色养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伤歌行四首(其二)》,主要讲述了孟氏和姜诗的孝行故事,以及对古人修养志向和亲情关系的感慨。首句“孟氏至诚通竹笋”赞美孟子的真诚,通过竹笋比喻他的孝心如竹般坚韧;“姜诗纯孝感渊鱼”则引用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形容姜诗的孝行感动了鱼类。
接下来,诗人指出古人重视内心修养,“古人常欲养志意”,强调品德与精神的培养。他接着说“君子不唯全发肤”,意思是君子不仅关注身体的完整,更注重内在的德行。
诗中提到妹妹愿意回家侍奉父母,但表达了对谁能帮助家中老人的期待,“仰谁出力助葭莩”。这里的“葭莩”象征年迈的父母。“等閒亲鬓贫中白”描绘了亲人头发在贫困中迅速变白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亲情的深深忧虑。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过去对亲人的照顾不够,“自悔从来色养疏”,表达出对自己未能充分尽孝的遗憾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以孝道为主题,通过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天质疏慵一野夫,因从利禄走官途。
惟知名爵有常履,非向尘埃言自殊。
万事放怀归失马,百年过晷任踆乌。
雪霜毛发来还近,霄汉岐程去已迂。
凡骨易沉羞许卫,短材难斲累班输。
每甘流落为迁客,岂免挪揄笑癖儒。
处落未能医拙病,揲蓍安敢卜亨衢。
宜将大梦消荣辱,肯把虚名计有无。
顾我拙艰当晚涖,惜君留滞却长吁。
玉工早夜荣圭壁,莫使球琳委路隅。
一旬天再雨,惠泽夜来深。
震发雷霆事,荣华卉木心。
问年如隔并,阅日屡辛壬。
安水江千里,良田亩一金。
劭农非有术,望岁忽为霖。
雊雉依青陇,跳鱼出废涔。
梦成池上作,喜见洛生吟。
破敌联飞镞,高张信雅琴。
绪风开昼色,迟日媚花阴。
更有资清兴,连峰映碧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