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芳绩诗·其一》
《和陈芳绩诗·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昔年盟誓告三辰,欲为生人植大伦。

祭祢不从王氏腊,朝正犹用汉家春。

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

一上蒋山东极目,南湖烟水自清沦。

(0)
鉴赏

此诗《和陈芳绩诗(其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昔年盟誓告三辰,欲为生人植大伦。”开篇即以“盟誓”、“三辰”等词,勾勒出一种庄重的历史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承诺与理想追求的回忆。这里的“三辰”指的是日、月、星,象征着天地人三才,暗含着对道德伦理、社会秩序的重视。

颔联“祭祢不从王氏腊,朝正犹用汉家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面对传统与变革时的矛盾心理。通过对比“王氏腊”与“汉家春”,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态度,以及在时代更迭中坚守与适应的复杂情感。

颈联“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转而聚焦于个人情感层面,通过“阡原”、“几杖”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故土、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关怀。这里的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家族、故乡的深厚情感。

尾联“一上蒋山东极目,南湖烟水自清沦。”收束全诗,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通过“蒋山”、“南湖”等具体地点,营造了一种开阔而又宁静的意境,暗示着诗人虽面对诸多挑战与变迁,但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在复杂时代背景下坚持自我、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挽喻夫人

太丘落日东郊昏,兰风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语温,冲头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门,扶挟何必烦诸孙。

二雏前起慰心魂,喻宗老人五院尊。

众口咽矣遍地恩,柔则之馀六四坤。

(0)

海波

上妙空王殿,灵神不敢窥。

乾坤捧兜率,日月绕须弥。

八柱真如宰,三山自不奇。

海鲸吞巨浪,只要十分诗。

(0)

句·其六

惜别有情空执手,赠行无绪不成章。

(0)

霜天晓角·其一和叶检阅仁叔韵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0)

满江红·其八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0)

昼锦堂.己未元夕

绮縠团成,珠玑搦就,极目灯火楼台。

七子八仙三教,耍队相挨。

管箫笙簧相间斗,远如声韵碧霄来。

环千炬,宝栅绛纱,云球雾衮交加。

千里人笑乐,游妓合、脂尘香霭笼街。

尽道今宵节物,天与安排。

晚来风阵全收了,夜阑还放月儿些。

休辞醉,长愿每年时候,一样情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