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漫漫,月皎皎。小阁湘帘深悄。
银河影、乍转向疏桐,乱雅惊晓。瘦罗衣,冷翠葆。
坠叶纷飞林表。秋声起、感一片清商,暗蛩衰草。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
低围银烛,懒展瑶编,绣幕篆烟绕。玉漏三更早。
画角沈沈,天际雁杳。
者吟怀、写入琴丝,阶下红鹤又睡了。
夜漫漫,月皎皎。小阁湘帘深悄。
银河影、乍转向疏桐,乱雅惊晓。瘦罗衣,冷翠葆。
坠叶纷飞林表。秋声起、感一片清商,暗蛩衰草。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
低围银烛,懒展瑶编,绣幕篆烟绕。玉漏三更早。
画角沈沈,天际雁杳。
者吟怀、写入琴丝,阶下红鹤又睡了。
这首《秋宵吟》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皎洁、银河低垂、梧桐轻摇、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夜漫漫,月皎皎”,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环境,夜色深沉,月光如洗,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小阁湘帘深悄”一句,通过描写封闭的小阁和轻柔的湘帘,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银河影、乍转向疏桐,乱雅惊晓”,银河的倒影在稀疏的梧桐树间摇曳,似乎预示着清晨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瘦罗衣,冷翠葆”描绘了人物形象,穿着单薄的罗衣,置身于冷翠的环境中,既体现了人物的孤独与寂寞,也反映了环境的寒冷与凄清。“坠叶纷飞林表”则通过落叶的飘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季节的变换。
“秋声起、感一片清商,暗蛩衰草”,秋风起时,不仅带来了凉意,还伴随着清商(古代音乐调式之一)的旋律,以及暗处蟋蟀的鸣叫和衰败的草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深秋特有的声音世界,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感慨。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这里借用了欧阳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叹。“低围银烛,懒展瑶编,绣幕篆烟绕”,描绘了室内的情景,银烛低垂,瑶编(书卷)未展,绣幕中篆香缭绕,营造出一种慵懒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玉漏三更早,画角沈沈,天际雁杳”,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玉漏滴答,画角声沉寂,天边的雁群已消失无踪,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者吟怀、写入琴丝,阶下红鹤又睡了”,最后,诗人将心中的情感融入琴声,阶下的红鹤也似乎因疲倦而入睡,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秋宵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深秋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深刻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